[实用新型]带支撑箱的回转集装智能散取货柜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4156.6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30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峰;田兴;黄龙;张祥;刘永超;路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支撑箱的回转集装智能散取货柜车,包括四个货柜、支撑座和传动机构;支撑座包括底板,底板上平行设有两个侧板,分别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旋转轴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轴同步带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轴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轴同步带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盘;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旋转轴安装在第一侧板上,第二旋转轴安装在第二侧板上;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同步旋转;一个第一滑块与一个对应的第二滑块分别连接一个货柜的前后两侧。随着快递公司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本实用新型市场需求旺盛的,推广应用前景较大。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回转 集装 智能 货柜车 | ||
【主权项】:
带支撑箱的回转集装智能散取货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四个货柜(1)、支撑座和传动机构;车体包括底盘(203)、驾驶室(201)和车轮(202);底盘(203)安装于四个车轮(202)上,驾驶室(201)设置于底盘(203)上;货柜(1)内侧隔成若干柜子,每个柜子设有柜门(100);支撑座包括底板(2),底板(2)上平行设有两个侧板(3),分别为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2)固定在底盘(203)上且位于驾驶室(201)后方;第一旋转轴(6)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轴同步带轮(6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盘(62);第一旋转轴(6)上空套有第一转盘十字架(63),第一转盘十字架(63)包括空套在第一旋转轴(6)上的第一转盘(630)和固定在第一转盘(630)上的第一十字架(631);第一十字架(631)形成四个第一导杆,第一旋转盘(62)上间隔90°铰接有四个第一连杆(621),第一连杆(621)另一端与设置在对应第一导杆上的第一滑块(632)铰接;第一转盘十字架(63)上设有第一转盘内花键;第一旋转轴(6)上固定有第一旋转轴内花键;第二旋转轴(7)一端固定有第二旋转轴同步带轮(7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盘(72);第二旋转轴(7)上空套有第二转盘十字架(73),第二转盘十字架(73)包括空套在第二旋转轴(7)上的第二转盘(730)和固定在第二转盘(730)上的第二十字架(731);第二十字架(731)形成四个第二导杆;第二旋转盘(72)上间隔90°铰接有四个第二连杆(721),第二连杆(721)另一端与设置在对应第二导杆上的第二滑块(732)铰接;第二转盘十字架(73)上设有第二转盘内花键;第二旋转轴(7)上固定有第二旋转轴内花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4)、传动轴(5)、第一旋转轴(6)和第二旋转轴(7);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旋转轴(6)安装在第一侧板上,第二旋转轴(7)安装在第二侧板上;第一旋转轴(6)和第二旋转轴(7)平行设置;传动轴上固定有第一同步带轮(51)、第二同步带轮(52) 和第三同步带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第三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51)通过第一同步带(510)连接第一旋转轴同步带轮(61);第二同步带轮(52)通过第二同步带(520)连接第二旋转轴同步带轮(71);一个第一滑块与一个对应的第二滑块(732)分别连接一个货柜(1)的前后两侧;每个第一导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每个第二导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底部支撑结构;底部支撑结构包括:两个底部支撑货箱(11)、底部电机(16)、两个齿条(17)和齿轮(1);底部支撑货箱(11)的前端和后端均与两个支撑连杆(12)铰接;支撑连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在底部支撑板(14)上的U形槽限位块(13)铰接;底部支撑板(14)底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导轨(15),中间固定有齿条(17);导轨(15)固定在底板(2)上;底部电机(16)设置于底板(2)上,底部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180);两个齿条(17)和齿轮(180)均啮合,组成齿轮齿条机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79415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