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三维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35524.2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87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冬秀;张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9/14;C02F3/32;C02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三维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格栅井(1)、调节池(2)、反硝化池(3)、生物转盘(4)、斜管沉淀池(5)、滤布滤池(6)和人工快渗池(7),该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20),污泥浓缩池(20)的一端与泥斗(14)连通,污泥浓缩池(20)的另一端与调节池(2)连通,反硝化池(3)的溢流堰I(13)与生物转盘(4)的入口端连接,混合器(21)上连接有除磷剂添加装置(24),滤布滤池(6)的出口端与人工快渗池(7)的一端连接,人工快渗池(7)的另一端连接有管式紫外消毒器(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溢流式输送污水、污水处理量大、处理效果高、操作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三维 生物 转盘 污水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组合式三维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左往右顺次设置的格栅井(1)、调节池(2)、反硝化池(3)、生物转盘(4)、斜管沉淀池(5)、滤布滤池(6)和人工快渗池(7),所述的格栅井(1)内设置有格栅(8),格栅井(1)上设置有连通调节池(2)的出水口(9),调节池(2)内设置有水泵(10),所述的反硝化池(3)内设置有布水墙I(11),布水墙I(11)与反硝化池(3)右墙体之间设置有脱氮填料(12),所述的反硝化池(3)内且位于反硝化池(3)右墙体上设置有位于脱氮填料(12)上方的溢流堰I(13),所述的斜管沉淀池(5)的底部设置有泥斗(14),斜管沉淀池(5)内设置有布水墙II(15),布水墙II(15)与斜管沉淀池(5)右墙体之间设置有拦截装置(16),拦截装置(16)由多根相互紧密排列的斜管(17)构成,所述的斜管沉淀池(5)内且位于斜管沉淀池(5)右墙体上设置有位于拦截装置(16)上方的溢流堰II(18),斜管沉淀池(5)左墙体上还设置有进水口(19);所述的人工快渗池(7)内设置有多层不同粒度的砂石,位于最顶层的砂石上种植有植被,该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20),所述的污泥浓缩池(20)的一端与泥斗(14)连通,污泥浓缩池(20)的另一端与调节池(2)连通,所述的水泵(10)的出水口与反硝化池(3)连通,反硝化池(3)的溢流堰I(13)与生物转盘(4)的入口端连接,生物转盘(4)的出口端与斜管沉淀池(5)的进水口(19)连接,斜管沉淀池(5)的溢流堰II(18)与滤布滤池(6)的入口端连接,且溢流堰II(18)与滤布滤池(6)之间设置有混合器(21),混合器(21)上连接有除磷剂添加装置(24),滤布滤池(6)的出口端与人工快渗池(7)的一端连接,人工快渗池(7)的另一端连接有管式紫外消毒器(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孚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6355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