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套管式腔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58440.3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0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荣;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5/08 | 分类号: | C30B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套管式腔体结构,套管式腔体采用多层管子相套而成的结构,内管形成的腔体为材料制备提供需要的工艺环境和条件。通过选择套管的层数,控制套管之间的间隙和各层套管的长度,并采用在套管开口处加塞等辅助手段,该工艺腔体能有效减小腔体内源材料的泄漏,改善材料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和工艺状态的均匀性。通过对外层套管的设计,并适当选择工艺腔体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套管式工艺腔体还具有对泄漏出来的源材料进行收集的功能,减少源材料泄漏对材料制备系统的污染。本专利弥补了普通开管式材料制备工艺中源材料泄漏量大的不足,规避了闭管式材料制备工艺的高成本,特别适用于材料的批生产制备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半导体材料 套管 式腔体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套管式腔体结构,包括内层管(1)、次内层管(2)、次外层管(3)和外层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式腔体中的内层管(1)、次内层管(2)、次外层管(3)和外层管(4)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闭口,里面一层管的开口端对着外面一层的闭口端,一层套一层,在多层套管的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腔体,套管之间的缝隙在0.5mm~1.5mm之间;所述的内层管(1)的内部空间为半导体材料制备工艺的腔体,腔体的一端为材料制备区,放置被制备的材料(8),另一端为源材料区,放置提供气相分压的源材料(9),放置源材料(9)的管子(5)为一端封闭的管子;次外层管子(3)和外层管子(4)的长度大于内层管子的长度,在长出部分的一端放置供气体沉积的盘子(10);次内层管(2)的开口端放置有内层管塞(6),次外层管(3)的开口端放置有外层管塞(7);各层管子长度方向的尺寸设计使得各层管子之间能相互顶住,并采用卡套将次外层管(3)与外层管(4)固定在一起,整个套管式工艺腔体形成固定的整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55844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夹头晶杆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MOCVD中心片波长的石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