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64824.1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93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龙仕军;徐传海;王志军;卢柏春;谢网度;郭长城;刘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利用疏水扩容器收集高压蒸汽冷凝换热后的高压冷凝水、回收二次蒸发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热交换器进行二次换热,充分利用能源。第一热交换器热源有3部分:①、直接连接0.5MPa,267℃过热蒸汽作为备用热源;②、接汽轮机出口蒸汽(0.25MPa,220℃)作为正常工况热源,③、接第二热交换器与第三热交换器凝结水进入疏水扩容器后,闪蒸0.25MPa饱和蒸汽。既能保证能量的合理利用、节约能源,又能保证汽动泵故障时热交换器能够灵活切换,热力系统正常运行。当采用闪蒸0.25MPa饱和蒸汽且供热量无法满足要求时,调节电动调压阀使得直接连接的蒸汽源与闪蒸蒸汽压力一致,以补充蒸汽。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效率 优化 汽水 首站 | ||
【主权项】:
热效率优化汽水换热首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蒸汽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动蝶阀(a2)与自厂区蒸汽主管道(A)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蒸汽输入端还通过第十五电动蝶阀(a15)与汽动循环水泵(5)的蒸汽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蒸汽输入端还与疏水扩容器(4)的蒸汽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蒸汽凝结水输出端通过疏水器(39)与凝结水回流管道(H)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高温水输入端通过第七电动蝶阀(a7)与高温水回水输入管道(J)相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高温水输出端与高温水供水管道(B)相连接;所述自厂区蒸汽主管道(A)还分别通过第三电动蝶阀(a3)、第四电动蝶阀(a4)与第二热交换器(2)、第三热交换器(3)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水供水管道(B)还分别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所述第三热交换器(3)的高温水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疏水扩容器(4)的凝结水输入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所述第三热交换器(3)的蒸汽凝结水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疏水扩容器(4)的凝结水输出端与所述凝结水回流管道(H)相连接;所述高温水回水输入管道(J)还分别通过第八电动蝶阀(a8)、第九电动蝶阀(a9)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所述第三热交换器(3)的高温水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凝结水回流管道(H)分别通过第一凝结水泵(13)及第二凝结水泵(14)与至锅炉化水车间管道(D)相连接;所述第一凝结水泵(13)输入端设置有第九蝶阀(b9),所述第一凝结水泵(13)输出端设置有第十蝶阀(b10);所述第二凝结水泵(14)输入端设置有第十一蝶阀(b11),所述第二凝结水泵(14)输出端设置有第十二蝶阀(b12);所述汽动循环水泵(5)的蒸汽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动蝶阀(a1)与所述自厂区蒸汽主管道(A)相连接;所述汽动循环水泵(5)的高温水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动蝶阀(a12)与高温水回水管道(C)相连接;所述汽动循环水泵(5)的高温水输出端通过第六蝶阀(a6)与所述高温水回水输入管道(J)相连接;所述高温水回水管道(C)还通过第十三电动蝶阀(a13)与电动循环水泵(6)的高温水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动循环水泵(6)的高温水输出端通过第十四电动蝶阀(a14)与所述高温水回水输入管道(J)相连接;所述高温水回水管道(C)首端依次并联设置有第十电动蝶阀(a10),过滤器(7)、第十一电动蝶阀(a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648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极板组切割刀具
- 下一篇:正铰铰钳刃片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