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硅酸盐玻璃毛细管的中子聚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40899.6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2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希;孙学鹏;刘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H5/00 | 分类号: | G21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刘芳;仇蕾安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硅酸盐玻璃毛细管的中子聚束系统,包括中子源和毛细管中子聚束系统;中子源,用于发出中子束;毛细管中子聚束系统,用于会聚所述中子束;所述毛细管中子聚束系统由多根硅酸盐单毛细管构成,其横截面的轮廓为六角形;多根单毛细管的排列方式是:多根毛细管以中间单毛细管为中心轴,沿垂直于中心轴方向上对称排列,中心轴上的单毛细管曲率为零,越靠近中心轴的单毛细管的曲率越小;沿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上,每根单毛细管的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并且在同一个垂直于中心轴平面上,多根单毛细管的截面相同。该系统小巧灵便,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硅酸盐 玻璃 毛细管 中子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硅酸盐玻璃毛细管的中子聚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子源和毛细管中子聚束系统;其中中子源,用于发出中子束;毛细管中子聚束系统,用于会聚所述中子束;所述毛细管中子聚束系统由多根硅酸盐单毛细管构成,其横截面的轮廓为六角形;多根单毛细管的排列方式是:多根毛细管以中间单毛细管为中心轴,沿垂直于中心轴方向上对称排列,中心轴上的单毛细管曲率为零,越靠近中心轴的单毛细管的曲率越小;沿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上,每根单毛细管的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并且在同一个垂直于中心轴平面上,多根单毛细管的截面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408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价黑铬电镀连续作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