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后盖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61231.2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971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李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后盖总成以及采用该双后盖总成的汽车。该双后盖总成由后舱盖总成和行李箱盖总成构成,其中,后舱盖盖体可转动至可使其第一转轴部脱离车身的拆装角度、以及可使所述第一锁止部被锁止在所述车身的锁闭角度,行李箱盖盖体可转动至阻挡所述后舱盖盖体到达其拆装角度的第一限位角度、以及将锁止在车身的第一锁止部遮挡的第二限位角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行李箱盖总成的配合下的后舱盖总成的开合,并且在后舱盖总成的开合过程中,行李箱盖总成起到了阻挡后舱盖总成到达拆装角度而防止意外脱落的作用,解决了由于机盖总成中存在的开启机构和锁止机构导致的由于相邻舱盖之间距离过近而产生的干扰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后盖 总成 汽车 | ||
【主权项】:
一种双后盖总成(1),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设于车身的后舱盖总成(11)和行李箱盖总成(12);其中,所述后舱盖总成(11)包括后舱盖盖体(11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后舱盖盖体(11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转轴部和第一锁止部,所述第一转轴部包括卡接条(112),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卡销(113)和固定螺孔(114),其中,所述卡接条(112)固定于所述后舱盖盖体(111)的第一边缘(1111);所述卡销(113)固定于所述后舱盖盖体(111)的第二边缘(1112),并且所述第二边缘(1112)与所述第一边缘(1111)分别位于所述后舱盖盖体(111)的相对两侧;所述固定螺孔(114)开设于所述后舱盖盖体(111)的第二边缘(1112);所述行李箱盖总成(12)在靠近所述第一锁止部的一侧与所述后舱盖总成(11)相邻、并包括行李箱盖盖体(12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行李箱盖盖体(121)的相对两侧的第二转轴部和第二锁止部;其中,所述后舱盖盖体(111)具有绕所述第一转轴部转动的第一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一旋转自由度的角度范围包括允许所述后舱盖盖体(111)转动至可使所述第一转轴部脱离所述车身的拆装角度、以及可使所述第一锁止部被锁止在所述车身的锁闭角度,所述车身装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卡接条(112)的卡接块(115),所述卡接块(115)具有在所述拆装角度上形成的开口、并可容纳所述卡接条(112)的卡槽(1151);并且,所述车身还装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卡销(113)和所述固定螺孔(114)的固定支架(116);所述固定支架(116)开设有定位槽(1161)和通孔(1162),当所述卡销(113)定位于所述定位槽(1161)中时,所述通孔(1162)与所述固定螺孔(114)同轴,进而所述后舱盖盖体(111)可通过穿设于所述通孔(1162)并旋拧于所述固定螺孔(114)的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116);以及,所述行李箱盖盖体(121)具有绕所述第二转轴部转动的第二旋转自由度,所述第二旋转自由度的角度范围包括允许所述行李箱盖盖体(121)转动至阻挡所述后舱盖盖体(111)到达所述拆装角度并使所述固定支架(116)在车身后方暴露为足以实施拆装的第一限位角度、以及取消对所述后舱盖盖体(111)的所述阻挡并将所述固定支架(116)和锁止在所述车身的所述第一锁止部遮挡的第二限位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612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轴装饰罩
- 下一篇:船桨的角度和高度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