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实现水去氚化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43415.6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82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龙;熊仁金;陈军;胡俊;宋江锋;张志;喻彬;陈闽;陈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水去氚化的系统,包括催化交换系统、氢气供料系统、含氚水供应系统、含氚氢气干燥与收集系统、低氚水收集系统、冷凝系统和检测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水去氚化全部工艺需求,包括系统运行前抽真空处理、分子筛床交替干燥和活化的不间断处理工艺等,其不仅布局合理,大幅提高了含氚水净化效率,而且能获得高浓度的含氚氢气。同时,本实用新型操作便捷,能耗低,催化交换系统内气液相间接触面积大、传质系数大、反应效率高,并且流体能定向流动,能够定量控制水去氚化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比传统水去氚化交换柱高度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催化剂投资大幅缩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现 水去氚化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实现水去氚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交换系统(13)、氢气供料系统、含氚水供应系统、含氚氢气干燥与收集系统、低氚水收集系统、冷凝系统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催化交换系统(13)包括顶盖、外筒(5)、中心区进气管(1)、环隙区进气管(2)、烧结板(3)、带有导流孔的导流筒(4)、涂覆了疏水催化剂的θ环填料(6)、含氚水进水管(7)、含氚氢气排气管(8)、环管式分布器(9)和低氚水出水管(12);所述顶盖设置在外筒(5)顶部,所述环管式分布器(9)位于外筒(5)内部并靠近顶盖,所述含氚水进水管(7)和含氚氢气排气管(8)则均穿入顶盖与外筒内部连通,并且含氚水进水管(7)还与环管式分布器(9)连接;所述导流筒(4)设置在外筒(5)内部底部,并将外筒内部底部空间分隔为中心区和环隙区,所述中心区进气管(1)由外筒(5)底部穿入并与导流筒(4)连通;所述环隙区进气管(2)与外筒(5)底部连通;所述烧结板(3)固定在外筒(5)内部,并位于导流筒(4)下方,其将外筒(5)底部分隔出一个氢气进气缓冲腔体;所述θ环填料(6)分别填装于中心区和环隙区内;所述低氚水出水管(12)与外筒(5)外壁连接并与环隙区连通;所述氢气供料系统同时与中心区进气管(1)和环隙区进气管(2)连接,用于同时向中心区和环隙区内通入高纯氢气;所述含氚水供应系统分别与含氚水进水管(7)和低氚水出水管(12)连接,用于向外筒(5)内通入含氚水以及回收低氚水出水管(12)排出的氚浓度未达标的含氚水;所述含氚氢气干燥与收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与含氚氢气排气管(8)连接的第一冷凝器(24),均与该第一冷凝器(24)连接、且呈并联关系的第一分子筛干燥床(31)和第二分子筛干燥床(35),设置在第一分子筛干燥床(31)上、用于加热第一分子筛干燥床的第一加热器(30),设置在第二分子筛干燥床(31)上、用于加热第二分子筛干燥床的第二加热器(34),均同时与第一分子筛干燥床(31)和第二分子筛干燥床(35)连接的气体压缩机(41)和干燥气体加热器(44),与气体压缩机(41)连接的含氚氢气产品罐(56),同时与第一分子筛干燥床(31)和第二分子筛干燥床(35)连接、用于活化时除去分子筛干燥床中的水蒸气的第二冷凝器(49),以及与该第二冷凝器(49)连接的气体循环泵(50);所述含氚氢气产品罐(56)还通过一传输管路与氢气供料系统连接;所述低氚水收集系统与低氚水出水管(12)连接,用于收集由低氚水出水管排出的低氚水;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同时与第一冷凝器(24)和第二冷凝器(49)连接、用于提供冷源的冷凝水箱(27),与第一冷凝器(24)连接、用于收集由其传输出来的冷凝含氚水的第三液体质量流量计(72),与第二冷凝器(49)连接、用于收集由其传输出来的冷凝含氚水的第二液体质量流量计(68),以及同时与第三液体质量流量计(72)、第二液体质量流量计(68)和含氚水供应系统连接的冷凝水储藏罐(69);所述检测控制装置同时与催化交换系统(13)、氢气供料系统、含氚水供应系统、含氚氢气干燥与收集系统、低氚水收集系统、冷凝系统连接,用于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压力、液位、温度、湿度和氚含量,并在系统使用前对其进行抽真空预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4341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传输汇流排及使用其的插入式动力分电盘
- 下一篇:核医学防辐射试剂收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