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2123.8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12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刚;范弟武;朱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1C11/2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32253 | 代理人: | 陈娜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包括:生物滞留池及蓄水井。首先选取合适位置,开挖生物滞留池基坑及蓄水井,并在生物滞留池路面两侧5~10 cm处铺设开口立缘石带。所述生物滞留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生物炭填料层和砾石排水层,并在四周及底部均铺设防渗薄膜。在砾石排水层铺设溢流管,上端溢流口高出碎石覆盖层5~10 cm,下端接市政排水管网。该系统运可用在住宅区、校园、停车场、公园、道路等地,不仅可蓄存雨水,还能减少雨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达到再利用的目的,最终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并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城市 雨水 净化 多功能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滞留池和蓄水井;所述生物滞留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碎石覆盖层、植被种植土层、生物炭填料层和砾石排水层;同时,在生物滞留池的内部四周及底部均铺设防渗薄膜;所述生物炭填料层包括生物炭填料装置及生物炭改良土壤;所述植被种植土层与生物炭填料层通过土工布相隔;所述砾石排水层铺设溢水管,上端连接溢流口、下端连接至市政排水管网;所述生物滞留池两侧分别设置有蓄水井,蓄水井的建设规格和数量依据当地常年降雨量或地表径流量以及生物滞留池的建设规模而确定;所述蓄水井通过地下管道与砾石排水层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0212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