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风道切换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251.9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05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毅;罗晨娴;缪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04;F24F13/02;F24F13/28;F24F13/2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风道切换热泵机组,包括新风管道、回风管道、第一蝶阀、第二蝶阀、第三蝶阀、第四蝶阀、第五蝶阀、第六蝶阀、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第七蝶阀、第八蝶阀、第九蝶阀、第十蝶阀、第十一蝶阀、第十二蝶阀、送风风机、排风风机、降温段风管、升温段风管、和第十三蝶阀,所述新风管道上设有第二蝶阀,所述新风管道的上支路上设有第一蝶阀,所述新风管道的下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三蝶阀、第四蝶阀和第五蝶阀,所述降温段风管内设有蒸发器,降温段风管上设有第八蝶阀,降温段风管的上支路和下支路上分别设有第七蝶阀和第九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降低机组成本,同时有效回收排风余热实现节能。 | ||
搜索关键词: | 排风热 回收 新风 一体 风道 切换 机组 | ||
【主权项】:
排风热回收新风一体风道切换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管道(1)、回风管道(2)、第一蝶阀(3)、第二蝶阀(4)、第三蝶阀(5)、第四蝶阀(6)、第五蝶阀(7)、第六蝶阀(8)、蒸发器(9)、压缩机(10)、冷凝器(11)、第七蝶阀(12)、第八蝶阀(13)、第九蝶阀(14)、第十蝶阀(15)、第十一蝶阀(16)、第十二蝶阀(17)、送风风机(18)、排风风机(19)、降温段风管(20)、升温段风管(21)、和第十三蝶阀(24),所述蒸发器(9)、压缩机(10)和冷凝器(11)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回路,所述新风管道(1)上设有第二蝶阀(4),所述新风管道(1)的上支路和下支路均与降温段风管(20)连通,所述新风管道(1)的上支路上设有第一蝶阀(3),所述新风管道(1)的下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三蝶阀(5)、第四蝶阀(6)和第五蝶阀(7),所述降温段风管(20)内设有蒸发器(9),所述降温段风管(20)的上支路和下支路分别与送风风机(18)和排风风机(19)的输入端连通,所述降温段风管(20)上设有第八蝶阀(13),所述降温段风管(20)的上支路和下支路上分别设有第七蝶阀(12)和第九蝶阀(14),所述新风管道(1)的第三蝶阀(5)与第四蝶阀(6)之间的下支路上连通有升温段风管(21),所述升温段风管(21)的上支路和下支路分别与送风风机(18)和排风风机(19)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升温段风管(21)内设有冷凝器(11),所述升温段风管(21)上设有第十一蝶阀(16),所述升温段风管(21)的上支路和下支路上分别设有第十蝶阀(15)和第十二蝶阀(17),所述新风管道(1)的第五蝶阀(7)与第四蝶阀(6)之间的下支路上连通有回风管道(2),所述回风管道(2)上设有第六蝶阀(8),所述回风管道(2)与新风管道(1)通过第十三蝶阀(24)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412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底板分层快速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侧式岩锚梁混凝土浇筑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