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维可调大功率回旋管管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7389.3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罡宇;黄梅;宋绍栋;黄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23/12 | 分类号: | H01J23/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檑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维可调大功率回旋管管座。本发明的四维可调大功率回旋管管座,包括:管座基座、二维水平移动组件、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二水平驱动机构、回旋组件、回旋驱动机构和管座旋转台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回旋管管座安装调节困难,使得回旋管输出的微波传输路径轴线与传输系统轴线存在较大的偏差,影响传输效率,甚至可能打火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通过合理、巧妙设计调节机构结构及规划调节机构布局,在有限的台面空间上实现了管座在高低、左右、前后、旋转四个维度上的灵活、平滑、精确调节,完全能够满足电子回旋系统对超重大功率回旋管与传输系统的精确对接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大功率 回旋 管管 | ||
【主权项】:
1.一种四维可调大功率回旋管管座,包括:管座基座(1)、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第一水平驱动机构(3)、第二水平驱动机构(4)、回旋组件(5)、回旋驱动机构(6)和管座旋转台面(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基座(1)包括管座支架(9),所述管座支架(9)为镂空的立方体框架结构,其底面上设置有四个高度调节脚(8),用于支撑管座支架(9)及调节管座支架(9)距离地面的高度;管座支架(9)的四个侧面上还分别设置有前挡板(10)、后挡板(11)和管座门(14);所述前挡板(10)和后挡板(11)相对设置;前挡板(10)上设置有三个呈倒三角布局的圆形通孔,装配三个高压电缆过孔绝缘套(12),用于穿过为回旋管阴极、阳极及灯丝供电的供电电缆,同时起到高压电隔离的作用;后挡板(11)上开有四个呈长方形布局的圆形通孔,装配四个冷却水过孔绝缘套(13),用于穿过为回旋管谐振腔体及阳极回路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管道,同时起到高压电隔离的作用;所述管座门(14)有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管座门(14)通过活页装配在管座支架上;管座基座(1)还具有固定支撑板(15),固定支撑板(15)固定设置于管座支架(9)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撑板(15)为一种正方形平板框架结构,用于支撑安装其它部件;固定支撑板(15)上设置有固定支撑滑轨(16),固定支撑滑轨(16)为方形平板框架结构,用于作为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的滑动轨道;所述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包括水平移动台(17)、下导向固定板(18)和上导向固定板(19);水平移动台(17)为方形平板框架结构,在水平移动台(17)四个框架边框的中央沿边框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凹槽,在长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对第一轴承法兰(23),每对轴承法兰内均设置有第一轴承转轴(24);在每个所述第一轴承转轴(24)上还安装有滚针轴承(25);两个相对设置的长凹槽内的第一轴承转轴(24)的轴向相互平行,且所有第一轴承转轴(24)的轴向均与所述长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位于对侧的长凹槽内的所有第一轴承转轴(24)的轴线共平面,但相邻两个长凹槽内的所有第一轴承转轴(24)的轴线位于上、下两个平面内;所述下导向固定板(18)为方形平板框架结构,固定连接于水平移动台(17)下方,下导向固定板(18)的内部轮廓尺寸大于固定支撑滑轨(16)的外部轮廓尺寸,使得固定支撑滑轨(16)有部分位于下导向固定板(18)内部;在下导向固定板(18)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匀地分布有若干的短凹槽,若干个第二轴承转轴(27)通过成对使用的第二轴承法兰(26)安装于所述短凹槽内,在每个第二轴承转轴(27)上均设置有Z型轴承(28);所述第二轴承转轴(27)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水平移动台(17)在水平面内相对于固定支撑滑轨(16)左右滑动时,以下层平面内的第一轴承转轴(24)为转轴的所述滚针轴承(25)以固定支撑滑轨(16)的上表面作为滑动轨道,且Z型轴承(28)能够以固定支撑滑轨(16)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作为滑动轨道;所述上导向固定板(19)为方形平板框架结构,固定连接于水平移动台(17)上方,上导向固定板(19)的内部轮廓尺寸大于方形板形状的回旋底座(21)的外部轮廓尺寸,使得回旋底座(21)有部分位于上导向固定板(19)内部;在上导向固定板(19)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均匀地分布有若干的短凹槽,所述上导向固定板(19)设置有短凹槽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下导向固定板(18)设置有短凹槽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垂直;若干个第二轴承转轴(27)通过成对使用的第二轴承法兰(26)安装于所述短凹槽内,在每个第二轴承转轴(27)上均设置有Z型轴承(28);所述第二轴承转轴(27)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使得回旋底座(21)在水平面内相对于水平移动台(17)前后滑动时,以上层平面内的第一轴承转轴(24)为转轴的所述滚针轴承(25)以回旋底座(21)的下表面作为滑动轨道,且Z型轴承(28)能够以回旋底座(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作为滑动轨道;作为滑动轨道的回旋底座(2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作为滑动轨道的固定支撑滑轨(16)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垂直;所述回旋组件(5)包括四个回旋固定压板(20)、回旋底座(21)、回旋导轨(22)及若干滚珠;所述回旋导轨(22)设置于回旋底座(21)之上,回旋导轨(22)上表面与回旋底座(21)下表面的对应位置处均开有一圈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若干滚珠,使得回旋导轨(22)能够相对于回旋底座(21)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管座旋转台面(7)固定连接于回旋导轨(22),使得管座旋转台面(7)能够与回旋导轨(22)同步转动;四个所述回旋固定压板(20)固定安装于回旋导轨(22)侧面四个对称位置处,用于在完成旋转调节后固定回旋组件(5)防止其转动;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在水平面内前后移动,所述第二水平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在水平面内左右移动,所述回旋驱动机构(6)驱动回旋导轨(22)在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机构(3)与第二水平驱动机构(4)的结构相同,包括水平驱动基块(29)、水平驱动螺纹座(30)及水平驱动螺杆(31);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机构(3)的水平驱动螺纹座(30)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板(15)上,水平驱动基块(29)固定安装于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上,通过水平驱动螺杆(31)在水平驱动螺纹座(30)及水平驱动基块(29)中旋进及后退的方式,驱动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在水平面内前后移动;所述第二水平驱动机构(4)的水平驱动螺纹座(30)固定安装于二维水平移动组件(2)上,水平驱动基块(29)固定安装于回旋组件(5)上,通过水平驱动螺杆(31)在水平驱动螺纹座(30)及水平驱动基块(29)中旋进及后退的方式,驱动回旋组件(5)在水平面内左右移动;所述回旋驱动机构(6)包括回旋驱动滑块(32)、回旋驱动底板(33)、回旋驱动固定块(34)、回旋推杆(35)、回旋驱动螺杆(36);回旋推杆(35)一端固定连接于管座旋转台面(7)之上,另一端与回旋驱动滑块(32)对接;回旋驱动底板(33)及回旋驱动固定块(34)固定于回旋底座(21)上;回旋驱动滑块(32)套装在回旋驱动螺杆(36)上,当回旋驱动螺杆(36)旋转时带动回旋驱动滑块(32)在其上做往返运动,从而带动管座旋转台面(7)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573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