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链置换放大和表面临近杂交反应的AFB1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4950.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0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旗;刘继红;张玲;李淑芳;刘冬梅;张军锋;贾斌;孙江南;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张真真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农产品中AFB1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链置换放大和表面临近杂交反应的AFB1电化学检测方法及应用。生物素标记的AFB1核酸适配体与Block探针形成的杂交复合物预先固定在磁珠表面,在靶标存才情况下,AFB1与Block探针与适配体竞争结合,被置换下来的Block探针能够触发链置换扩增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扩增子。该扩增子能够协同参与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表面临近杂交反应,从而引入电活性探针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特异性实验及与传统ELISA方法的对比,结果证明本发明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有望为玉米农产品中AFB1的大规模筛查提供一种技术选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置换 放大 表面 临近 杂交 反应 afb1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链置换放大和表面临近杂交反应的AFB1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将AFB1核酸适配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丝网印刷电极作为换能器,采用恒温链置换扩增方法进行信号放大后,再通过表面临近杂交反应进行信号输出;所述AFB1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磁珠的表面修饰:将生物素标记的AFB1核酸适配体和Block探针储备液,分别经95℃ 5min,0℃ 10min的预处理,然后用AFB1 1×BB缓冲液稀释至200nM,并于室温杂交30min,制得杂交混合液;同时,取50 µL磁珠用500 µL AFB1 1×BB缓冲液洗涤两次;取200µL杂交混合液于离心管中加入洗涤过的磁珠,于室温下孵育15min,最后再用500 µL AFB1 1×BB缓冲液,洗涤孵育过的磁珠两次,完成磁珠的表面修饰;(2)丝网印刷电极的预处理及传感界面的制备:在经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干净的丝网印刷电极的电极表面上,滴加40 µL 0.1 M H2SO4溶液,在2V直流电压下活化60s,在活化后的丝网印刷电极上,滴加4 µL含有1μM巯基修饰探针的缓冲溶液,在30℃条件下组装3h,用AFB1 1×BB缓冲液清洗组装后的丝网印刷电极,最后滴加4 µL 1mM 6‑巯基己醇溶液于室温中封闭30min,用AFB11×BB缓冲液清洗3次后,将丝网印刷电极吹干于4℃备用;(3)AFB1结合介导的链置换和表面临近杂交反应:在AFB1靶标溶液中加入50µL步骤(1)中修饰好的磁珠,于室温下轻轻震荡孵育30 min,随后磁分离,取10 µL上清,加入10 µL 10×NEB buffer 3.1、2 µL 0.5 μM 链置换探针、2 µL 10 mM dNTPs、4 µL 2 U/µL Vent exo‑聚合酶和2 µL 10 U/ µL Nt.Bst NBI切刻内切酶,用去离子水补充反应体系到100 µL,于55℃下反应1h;接着添加10 µL二茂铁标记探针,混合均匀后,取40 µL滴加到步骤(2)中修饰好的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室温反应30 min,最后用1×AFB1缓冲液洗涤干净并用氮气吹干;(4)电化学检测:向经步骤(3)处理过的丝网印刷电极表面滴加40 µL 含有10 mM MgCl2的0.1 M KClO4溶液,然后进行差示脉冲电化学检测;步骤(1)中Block 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lock 探针储液的浓度为10 µM; AFB1 1×BB缓冲液的配方为:10 mM Hepes, 120 mM NaCI, 5 mM KCI, 5 mM MgCl2, pH 7.0;所述步骤(2)中巯基修饰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巯基修饰探针的缓冲溶液的配方为:1μM巯基修饰探针、1M NaCl和1mM TCEP;所述步骤(3)中链置换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二茂铁标记探针如SEQ ID NO:5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3495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