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水电站蓄水水库水草清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5389.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白应毓;周华忠;刘伟全;王令华;王海洋;陶小京;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丰杰;裴春峰;张丰莉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43/10;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水电站蓄水水库水草清除设备,包括船体、动力装置、储物槽、压缩装置、移动抓取装置和切断装置,动力装置沿船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安装在船体后方的左右两侧,储物槽固定在船体的中部位置处,压缩装置位于储物槽正上方,且压缩装置与船体相固定,移动抓取装置分别位于压缩装置的左右两侧,切断装置位于移动抓取装置外侧,且切断装置内侧与移动抓取装置外侧相连接。本发明集浮力可调、水面行走、水草压缩和水草抓取等功能于一体,可对发电站蓄水水库中的水草进行清除,防止了在发电开闸时水草进入到拦污格栅造成堵塞现象,同时也避免了目前人工清除水库水草效率低和危险性大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水草 船体 压缩装置 抓取装置 切断装置 蓄水水库 储物槽 大型水电站 移动 动力装置 清除设备 左右两侧 抓取 纵向中心轴线 对称安装 浮力可调 拦污格栅 中部位置 发电站 开闸 堵塞 发电 水库 水面 压缩 | ||
【主权项】:
1.一种大型水电站蓄水水库水草清除设备,包括船体、动力装置、储物槽、压缩装置、移动抓取装置和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数量为二,动力装置沿船体的纵向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安装在船体后方的左右两侧,储物槽固定在船体的中部位置处,压缩装置位于储物槽正上方,且压缩装置与船体相固定,移动抓取装置和切断装置的数量均为二,移动抓取装置分别位于压缩装置的左右两侧,切断装置位于移动抓取装置外侧,且切断装置内侧与移动抓取装置外侧相连接;其中:所述的船体包括底板、浮座和浮瓶;所述的底板上端面的侧边上设置有裙边,且裙边为向内侧倾斜的长条形板状结构,底板下端面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浮座,浮座呈圆柱状结构,浮座上开设有与浮瓶上端外螺纹相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浮瓶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台状空心壳体结构,且浮瓶材质为塑料材料;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动力电机座、动力电机、动力转轮、主动转轴、驱动连杆、从动转轴、动力桨、支撑轴、动力耳座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动力电机通过动力电机座固定在底板上,动力转轮与动力电机输出轴之间采用键相连接,驱动连杆一端通过主动转轴安装在动力转轮上,驱动连杆另一端通过从动转轴与动力桨相连接,支撑轴穿过动力桨中部,且支撑轴两端通过动力耳座固定在底板上,复位弹簧位于动力桨内侧与底板下端面之间,且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动力桨内侧相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上;所述的储物槽为矩形框体结构,储物槽底板为向前侧倾斜的板状结构,且储物槽底板前侧与储物槽侧边交界处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的压缩装置包括压缩导轨、压缩导块、水平压缩推杆、压缩固定座、垂直压缩推杆、压缩法兰盘、压缩横梁和压缩板块;所述的压缩导轨分别位于储物槽左右两侧,压缩导块安装在压缩导轨上,且压缩导块呈L型结构,水平压缩推杆后端通过压缩固定座固定在船体上,水平压缩推杆前端与压缩导块的垂直面相连接,垂直压缩推杆底端与压缩导块的水平面相连接,垂直压缩推杆顶端通过压缩法兰盘与压缩横梁相连接,压缩横梁为凹型结构,压缩横梁底端面上固定有压缩板块,且压缩板块下端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的移动抓取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和抓取机构,抓取机构固定在移动支架上端外侧;所述的移动支架包括移动电机、移动丝杠、带座轴承、移动螺母、移动导向轨、升降电机、升降电机架、升降杆、悬臂梁、移动座、移动推杆和移动悬块;所述的移动丝杠一端与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移动丝杠另一端与带座轴承相连接,移动螺母安装在移动丝杠中部位置处,移动螺母下端设置有移动导向块,移动导向轨位于移动丝杠正下方,且移动螺母下端的移动导向块安装在移动导向轨上,升降电机通过升降电机架固定在移动螺母上端面上,升降杆底端与升降电机输出轴之间采用联轴器进行连接,升降杆顶端与悬臂梁相连接,悬臂梁前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移动滑槽,移动推杆后端通过移动座固定在悬臂梁上端面上,移动推杆前端与移动悬块相连接,且移动悬块呈工字型结构,移动悬块上端设置有连接耳座,移动悬块下端安装在悬臂梁上的移动滑槽内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丰杰;裴春峰;张丰莉,未经李丰杰;裴春峰;张丰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2538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弹性动态人工椎体
- 下一篇:合金-塑胶复合壳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