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0525.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绮;白建荣;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云绮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A61H39/08;A61H39/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人体数字化模型及疾病诊疗系统,属于医学、光学、数学、计算机技术领域。由针灸光纤束、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诊断专家系统、治疗专家系统、保健专家系统、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连接光纤组成。优点在于,对于人体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破译大脑思维密码、促进针对性更强的有效药物的研发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太赫兹量子波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赫兹 子波 信息 人体 数字化 模型 疾病 诊疗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疾病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保健专家系统(6)、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连接光纤(8);针灸光纤束(1)通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通过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通过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连接导线与针灸光纤束(1)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治疗专家系统(5)的给药装置(53)与针灸光纤束(1)相连接;除了针灸光纤束(1)和治疗专家系统(5)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之外,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诊断专家系统(4)、治疗专家系统(5)的数据库(54)、保健专家系统(6)都是内置于或存储于、安装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之内的;针灸光纤束(1)由2~36根针灸光纤(10)组成;所述的针灸光纤(10)由光纤(11)、光纤金属套管(12)、绝缘皮(13)组成,其中光纤(11)是有光纤皮层金属镀膜的,光纤皮层金属镀膜是通过溅射、气相沉积、等离子镀将高导电率的金、银镀在光纤(11)的光纤皮层之上的导电薄膜,绝缘皮(13)是套在具有光纤金属套管(12)的光纤(11)之外的绝缘皮;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0.4mm,长度范围10~2000mm,裸露光纤金属套管(12)或剥掉绝缘皮的长度范围为10~50mm;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是有间隙的,间隙范围为10~300nm,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具有传输递质的功能,即传输肽或酶类药物的功能,且光纤金属套管(12)之上预留有给药孔,给药孔距离光纤(11)的光纤头的长度为15mm~40mm,带给药孔的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光纤(11)和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是没有空气的,即使光纤(11)与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不传输递质,即在光纤(11)与光纤金属套管(12)之间的间隙不传输肽或酶类药物时,它们之间的间隙也是注满对人体有益的电解液的,以防空气通过它们之间的缝隙进入人体;针灸光纤(10)的直径在10nm~0.1mm范围时,针灸光纤(10)因过细变软而难以穿透皮肤,针灸光纤(10)的外面的光纤金属套管(12)是有多层金属套管的,外层金属套管直径为0.15~0.1mm,内层金属套管之间是间隙配合的,间隙小于等于内层金属套管直径的20%,内层金属套管可伸出外层的长度小于等于内层金属套管的半径,光纤(11)伸出最内层金属套管的长度小于光纤(11)的半径,在针灸光纤(10)插入皮肤时,针灸光纤(10)的针头是平齐的,在距离采集或发送目标只剩下针灸光纤(10)的伸出锥度长度时,再推出多层金属套管呈锥度,使光纤(11)的光纤头能接触到采集或发送目标;所述的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周期性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采集细胞的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刺入细胞,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或能量峰值以及有机分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特征,判断细胞内各种分子的相互作用规律或参与化学反应的规律,找出引起器官或组织疾病或治愈器官或组织疾病的关键分子,为寻药:即确定对疾病起关键治疗作用的有机分子和药物提纯提供依据;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器官或组织细胞核、细胞膜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小于被探测细胞直径,直径范围为3um~150um;针灸光纤(10)需要配对使用,其中一根刺入细胞与细胞核相连接,一根置于细胞膜之上与细胞膜相连接;通过细胞电位差变化信息判断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是否正常,或通过细胞的电位差变化信息了解器官或组织内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针灸光纤束(1)用于采集或发送神经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周期性活动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0nm~150nm;采集或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针灸光纤(10)需要与神经胶质细胞相连接,或与神经元细胞相连接;采集或发送电位差变化信息需要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胞体相连接、一根针灸光纤(10)与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轴突相连接;通过某个频率的太赫兹信号峰值或电位变化峰值,并根据大脑神经系统的指令、器官或组织的动作、器官或组织的特征疾病,解码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通讯关系、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某个特征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或电位差变化信息与某个特征疾病的关系;针灸光纤(10)在采集或发送神经网络的太赫兹通讯信息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150nm~0.4mm,光纤(11)与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的角度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的树突、轴突组成的神经束的夹角或光纤(11)与神经束的夹角,角度范围为0~60度,最大夹角不能超过光纤(11)的光线入射角;针灸光纤束(1)用于中医针灸穴位、采集或发送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或针灸“穴位”时,针灸光纤(10)的直径范围为0.15~0.4mm,且在不考虑采用针灸光纤对人体给药的前提下,光纤金属套管(12)采用更简单方便的直接在光纤(11)的表面镀金或镀银的方式解决,从而省略光纤金属套管(12);所述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组成;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接口(21)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相连接;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光纤接口(24)与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连接,太赫兹量子波数模/模数转换器(25)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所述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由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连接导线(35)组成;连接导线(35)是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与针灸光纤(10)之间的连接导线;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与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相连接;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模数模式时,输入的是采集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在数模模式时,输出的是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和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确定的由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所述的诊断专家系统(4)由信号采集系统(40)、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组成;扎入人体的针灸光纤束(1)将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信号和电位差变化信息的信号经与其连接的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传输至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的数据处理中心(71),并通过数据处理中心(71)内置或存储的诊断数据库(400)、对比诊断系统(4000)完成对信号采集系统(40)采集信号的数据处理,既:完成对疾病的诊断;信号采集系统(40)通过针灸光纤束(1)、太赫兹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采集不同的信号,送到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中;诊断数据库(400)由健康人体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1)、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2)、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太赫兹数字化模型(43)、健康人体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4)、健康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标准化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5)、器官或组织疾病的特征电位差变化数字化模型(46)组成;对比诊断系统(4000)由实时采集的人体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11)、人体器官或组织太赫兹量子波信息(421)、实时采集的人体电位差变化信息(431)、实时采集的人体器官或组织的电位差变化信息(441)组成;所述的治疗专家系统(5)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给药装置(53)、数据库(54)组成;其中,数据库(54)共用诊断数据库(400);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由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汇聚透镜(512)、玻璃光纤(513)、光纤接口(514)组成,汇聚透镜(512)将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聚焦并进入玻璃光纤(513),玻璃光纤(513)与光纤接口(514)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产生源(511)由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组成,其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置于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之中,释放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的原料(5111)在反射灯碗式加热装置(5112)中被加热后,释放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反射灯碗的汇聚,聚至汇聚透镜(512),汇聚透镜(512)汇聚起来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进入玻璃光纤(513),再由玻璃光纤(513)将太赫兹量子波信号传输至光纤接口(514);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的光纤接口(514)通过连接光纤(8)与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相连接;太赫兹量子波信息发生装置(51)生成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连接光纤(8)、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入光纤接口(21)进入太赫兹量子波调制滤光膜系统(23),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调制滤光膜系统(23)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太赫兹量子波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25)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经太赫兹量子波信息采集和发送卡(2)上的太赫兹量子波信息输出光纤接口(22)进入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再经由针灸光纤(10)的光纤(11)送达穴位;电位差变化信息发生装置(52)生成的电位差变化信息通过连接导线(35)与电位差变化信息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进入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调制器(34)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7)、电位差变化信息数模/模数转换器(33)联合调制之后,符合治疗要求的电位差变化信息经电位差变化信息采集和发送卡(3)上的正极输入/输出接口(31)、负极输入/输出接口(32)和连接导线(35)连接一对针灸光纤(10),再经由这对针灸光纤(10)的光纤金属套管(12)送达穴位;给药装置(53)通过细管与针灸光纤束(1)之上的预留孔相连接,将药物通过针灸光纤束(1)注入到人体针灸位置,给药是通过改变细胞内有机分子的浓度或降低有机分子化学反应能级的方式,干预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恢复到正常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云绮,未经白云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05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抗癌肽的改造方法
- 下一篇:弯曲井段套管设计抗挤强度计算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