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7902.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贵军;于洪军;宋晓东;孙海红;陈江燕;王恩利;刘敏;张日升;肖巍;曹文生;吴秀钢;刘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的方法,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度调控对生长状况的影响、密度调控对蓄积的影响、密度调控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密度调控对枯梢病的影响四个步骤的实验数据分析出,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本发明方法简单、步骤清晰、种植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调控 枯梢病 人工林 樟子松 沙地 生长 实验数据分析 植物保护技术 叶面积指数 生长状况 蓄积 清晰 种植 | ||
【主权项】:
1.一种密度调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枯梢病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密度调控对生长状况的影响:平均树高随林龄的增长而增长,且树高有随密度水平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但多数密度水平间差异不显著,可以说密度对樟子松高生长的显著影响(表3)。8种密度水平呈现出胸径生长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004年,密度水平L300、L500、L600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水平L700、L900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2010年密度水平L300、L400、L500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水平L400、L500、L600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水平L700、L900胸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水平L100的胸径最大,密度水平L300、L400、L500、L600的居中,密度水平L700、L800、L900的胸径最小,差异显著。步骤二、密度调控对蓄积的影响:蓄积量主要取决于林分株数、胸径、树高等指标,密度对三个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由数据可知,密度水平为L500时蓄积量最大。由于林分的蓄积主要取决于单株材积与株数密度,而这两个因子互为消长,达到平衡时遵守产量恒定法则。单位面积的林地生产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通过间伐提高林地最终生产力可能性很小,但能提高材种规格和木材质量。步骤三、密度调控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不同密度樟子松林的林冠开阔度明显不同。林冠开阔度随密度增加明显降低,其数值为13.00%~49.14%。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其数值为0.55~2.26。林冠开阔度降低和叶面积指数增加意味着随密度的增加,冠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群落的透光率下降,透风能力减弱,自然干扰机会减少,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不足。步骤四、密度调控对枯梢病的影响:感病程度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加重。在密度调控初期(2004和2006年),林分感病指数在不同密度水平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但密度调控后期(2008和2010年),林分感病指数呈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整体而言,在密度水平较低的林分(L100~L500),感病指数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密度水平较高的林分(L700~L900)感病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另外,密度水平较高的林分拥有更高的感病株率和感病级更大的单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未经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790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国兰人工胚乳胶囊种子的加工及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喂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