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数据的物联网可移动终端智能平台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805.3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飞;毛书朋;张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7682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面向数据的物联网可移动终端智能平台的实现方法,涉及属于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储容量不足、信道不稳定、成本过高等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参数设定与数据存储:感知单元参数的设定;感知单元本地数据存储;步骤二:感知单元智能压缩和数据传输:当平台存储空间不足,平台自动启动数据压缩功能;对正常数据库和异常数据库进行数据压缩并存储;平台实时侦测全数据传输信道的联通性;数据云端上传功能对本地存储数据进行上传全数据;异常处理警报数据传输信道实时上传异常数据。本发明提高了采集数据的价值密度,为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市场价值极其巨大,应用前景极为广阔,意义重大。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数据 联网 移动 终端 智能 平台 实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面向数据的物联网可移动终端智能平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参数设定与数据存储:包括如下小步:第一步: 感知单元参数的设定: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数据序列的设定: 包括正常数据序列的设定和异常数据序列的设定,需要使用用户针对感知单元的数据类型、以及自己研究的数据的需要,在考虑数据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归纳分类得出的有限个序列;(2)异常数据控制指令的设定: 当感知单元数据出现了异常数据,本平台将把对应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物联网可移动终端的控制单元;第二步:感知单元本地数据存储:分为一元感知单元本地数据存储和多元感知单元本地数据存储两种情况,其中情况一:一元感知单元本地数据存储: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数据交互模块接收感知单元数据;(2)平台根据设定的数据序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清洗;(3)清洗后的标准化数据根据设定异常序列进行过滤;(4)过滤后的正常数据按照清洗后的标准数据索引的方式存储到正常数据库中;(5)过滤后的异常数据进行异常处理;情况二:多元感知单元本地数据存储: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数据交互模块接收感知单元数据;(2)数据分解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分解;(3)平台对分解后的数据依次根据参数设定中其对应数据序列进行数据清洗;(4)清洗后的标准化数据根据设定异常序列进行过滤;(5)数据合成模块对过滤后的数据进行与运算合成,即都正常才正常,有异常就异常;(6)合成后的正常数据按照清洗后的标准数据索引的方式存储到正常数据库中;(7)过滤后的异常数据进行异常处理;步骤二:感知单元智能压缩和数据传输: 包括如下小步:第一步: 当平台存储空间出现不足时,平台自动启动数据压缩功能;第二步: 压缩功能对正常数据库和异常数据库进行数据压缩并存储;第三步: 平台实时侦测全数据传输信道的联通性,其中,全数据传输信道,其作用为上传本地存储的所有数据,该信道设定为wifi或Wlan的信道,该信道为低价但具有地域局限性的信道;针对物联网可移动终端的可移动性,本平台将根据设定的全数据传输信道参数,自动侦测信道的联通性,一旦联通将上传本地数据并对本地数据进行处理;第四步: 如果全数据传输信道联通,则启动数据云端上传功能对本地存储数据进行上传;第五步: 对于异常数据的警报信息,是通过异常处理警报数据传输信道实时上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28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