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破坏性的贝尔态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683.2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权东晓;杨会科;朱畅华;陈娜;赵楠;易运晖;陈南;裴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尔态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纠缠光子对进行非破坏性的贝尔态测量的问题。其步骤为:1.产生纠缠光子对和前两个辅助单光子(X,Y),并将这四个光子依次通过第一前置和后置测量子模块 |
||
搜索关键词: | 破坏性 贝尔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非破坏性的贝尔态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纠缠光子源,用于产生一对纠缠光子,即第一光子(1)和第二光子(2);偏振单光子源,用于产生第一辅助单光子(X)、第二辅助单光子(Y),第三辅助单光子(M)和第四辅助单光子(N);光子传输路径,包括两条主传输路径(A1,A2)和四条辅助传输路径(B1,B2,B3,B4),两条主传输路径(A1,A2)用于分别传输第一光子(1)和第二光子(2),四条辅助传输路径(B1,B2,B3,B4)用于分别传输四个辅助单光子(X,Y,M,N);单光子探测器,包括四个单光子探测器(D1,D2,D3,D4),用于与测量模块相配合确定被测纠缠光子对(1,2)所处的贝尔态;测量模块,包括:第一前置测量子模块Q1,用于产生第一中间输出状态ω1,其包括两个阿达马门(H1,H2)、一个偏振分光棱镜(S1)和两个受控非门(T1,T2),且第一阿达马门(H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S1)和第二受控非门(T1)依次位于第一辅助传输路径(B1)的前段,第二阿达马门(H2)、第一偏振分光棱镜(S1)和第一受控非门(T2)依次位于第二辅助传输路径(B2)前段;第一后置测量子模块Q1+,用于将第一中间输出状态ω1转化为第一输出状态Ω1,其包括两个受控非门(T3,T4)、一个偏振分光棱镜(S2)和两个阿达马门(H3,H4),且第三受控非门(T3)、第二偏振分光棱镜(S2)和第三阿达马门(H3)依次位于第一辅助传输路径(B1)的后段,第四受控非门(T4)、第二偏振分光棱镜(S2)和第四阿达马门(H4)依次位于第二辅助传输路径(B2)的后段;第二前置测量子模块Q2,用于产生第二中间输出状态ω2,其包括四个阿达马门(H5,H6,H7,H8)、一个偏振分光棱镜(S3)和两个受控非门(T5,T6),且第五阿达马门(H5)和第六阿达马门(H6)位于第二主传输路径(A2)的前段,第七阿达马门(H7)、第三偏振分光棱镜(S3)和第六受控非门(T5)位于第三辅助传输路径(B3)前段,第八阿达马门(H8)、第三偏振分光棱镜(S3)和第五受控非门(T6)位于第四辅助传输路径(B4)前段;第二后置测量子模块
用于将第二中间输出状态ω2转化为第二输出状态Ω2,其包括两个受控非门(T7,T8)、一个偏振分光棱镜(S4)和四个阿达马门(H9,H10,H11,H12),且第九阿达马门(H9)和第十阿达马门(H10)位于第一主传输路径(A1)的后段,第七受控非门(T7)、第四偏振分光棱镜(S4)和第十一阿达马门(H11)位于第三辅助传输路径(B3)的后段,第八受控非门(T8)、第四偏振分光棱镜(S4)和第十二阿达马门(H12)位于第四辅助传输路径(B4)的后段;所述第一前置测量子模块Q1与第一后置测量子模块Q1+串行连接,用于将第一输出状态Ω1同时输出给第一单光子探测器D1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D2;所述第二前置测量子模块Q2与第二后置测量子模块Q2+串行连接,用于将第二输出状态Ω2同时输出给第三单光子探测器D3和第四单光子探测器D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968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清洁绞肉机
- 下一篇:一种钢球磨煤机冷态启动预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