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萃取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6710.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悦;林辉;赵畅;谢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13/16 | 分类号: | C23F13/16;C23F13/06;E04B1/6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化学萃取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改进方法,涉及无损修补加固领域。其中(1)MgO(M)与磷酸盐(P)的摩尔比例M/P为4~5;(2)缓凝剂掺量是氧化镁质量的5~10wt%;(3)水胶比:0.14~0.16;(4)导电材料掺量是氧化镁质量的0.01%~0.05%;(5)电解液质量百分比浓度:10%~15%;(6)碳纤维布:抗拉强度≥2500MPa,每米电阻:35~40Ω/m。本发明通过碳纳米管对磷酸镁水泥导电性进行改善,用其粘结碳纤维布得到外部阳极材料,以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后的纳米硅酸钙为电解液,外接直流电源,在除氯加固的同时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进行修补。该方法使混凝土的电化学除氯效率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钢筋‑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损失。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电化学萃取 碳纤维布 电解液 氯离子 氧化镁 掺量 除氯 修补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混凝土内部结构 外接直流电源 导电性 磷酸镁水泥 纳米硅酸钙 质量百分比 电化学 导电材料 碳纳米管 阳极材料 磷酸盐 缓凝剂 水胶比 粘结力 电阻 改性 粘结 无损 改进 钢筋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电化学萃取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导电性差的磷酸镁水泥进行改性,用其粘结碳纤维布作外部阳极材料,以改性纳米硅酸钙为电解液,在除氯加固的同时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进行修复;所述材料的配比及参数如下:(1)死烧MgO(M)与磷酸盐(P)的摩尔比例M/P:4~5;(2)缓凝剂掺量:是氧化镁质量的5~10wt%;(3)水胶比:0.14~0.16;(4)导电材料掺量:是氧化镁质量的0.01%~0.05%;(5)电解液质量百分比浓度:10%~15%;(6)碳纤维布:抗拉强度≥2500MPa,每米电阻:35~40Ω/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671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