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便携式流体回路加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566.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兰玉岐;李山峰;苏韬;尚宇;赵珊珊;胡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76;B67D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流体回路加注装置,用于对流体回路进行加注,该流体回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接插头和第二快接插头,这种快接插头具有自封闭功能。该装置包括管路系统、质量流量计、抽真空系统、配气系统、储液罐和回收罐,以及与两个快接插头相匹配的进液管和回液管。该流体回路加注装置可以集成在可移动操作平台上,运输方便;该装置可以对流体回路进行吹除置换、抽真空、工质加注和回路干燥的操作,并能对储液罐中的工质脱气,能有效防止加注过程中不凝性气体及杂质进入流体回路,并准确测量加注量。可有效缩短流体回路干燥时间,方便及时加注实验,适合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流体 回路 加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便携式流体回路加注装置,用于对流体回路(7)进行加注,所述流体回路(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快接插头和第二快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系统(1)、质量流量计(2)、抽真空系统(3)、配气系统(4)、储液罐(5)和回收罐(6),以及与两个快接插头相匹配的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管路系统(1)的对外接口包括加注口(11)、回流口(12)、抽真空口(13)、排气口(14)、气压口(15)、进液口(16)、进气口(17)和排液口(18),管路系统(1)包括若干管路和阀门,所述管路彼此连接使得各所述对外接口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阀门布设在管路中,控制各所述对外接口之间的连通状态,其中:管路系统的加注口(11)连接质量流量计(2),质量流量计(2)的另一端连接进液管,当进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快接插头匹配连接时,进液管与流体回路(7)的内腔连通;管路系统的回流口(12)连接回液管,当回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快接插头匹配连接时,回液管与流体回路(7)的内腔连通;管路系统的抽真空口(13)与抽真空系统(3)连接;管路系统的排气口(14)为对外敞开口;管路系统的气压口(15)与储液罐(5)的进气口相连,且储液罐(5)的出液口与管路系统的进液口(16)相连,储液罐(5)内存储加注液体;管路系统的进气口(17)与配气系统(4)相连,所述配气系统(4)用于向进气口(17)内注入惰性气体;管路系统的排液口(18)与回收罐(6)相连,所述回收罐用于存放从排液口(18)排出的多余物;管路系统(1)包括若干管路、9个阀门和第二过滤器(19);所述9个阀门分别为V1、V2、V3、V4、V5、V6、V7、V8、V9,其中:V1的一端通过管路与加注口(11)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V6、V4、V9相连;V6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进液口(16)相连;V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进气口(17)和V7相连,V7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气压口相连;V9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管路与V2、V3、V8、V5相连;V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回流口(12)相连;V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抽真空口(13)相连;V8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过滤器(19)相连,所述第二过滤器(19)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排气口相连;V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排液口(18)相连;抽真空系统(3)包括依次相连的电磁压差阀(31)、真空计(32)和真空机组(33),其中:电磁压差阀(31)的另一端与管路系统的抽真空口(13)相连,真空机组(33)提供抽真空动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35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油承载桶
- 下一篇:自动变速箱油更换机的自检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