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熔渣热量梯级回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9923.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树森;梅亚光;张丽英;牛群;徐文轩;牛卫军;吴昊;张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熔渣热量梯级回收的装置,属于冶金高温液态炉渣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含熔渣分流冷却系统、熔渣强冷系统、熔渣余热回收系统、外壳和仓门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为使用纯物理方法对高温液态熔渣进行冷却,同时三个冷却系统依次对炉渣热量进行高效回收。通过本发明可以避免现有水冲渣工艺中产生的含有大量S、P的蒸气排放到大气中而造成空气污染,避免由于水冲渣带来的电能消耗、水的消耗和水的污染,极大地提高了炉渣的热量回收效率。本发明有利于钢铁企业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对于绿色生产有重要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热量 梯级 回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高温熔渣热量梯级回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渣分流冷却系统、熔渣强冷系统、熔渣余热回收系统、外壳(21)和仓门(27),液态高温熔渣依次通过熔渣分流冷却系统、熔渣强冷系统和熔渣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热量梯级回收,最终固态炉渣从仓门(27)排出,熔渣强冷系统和熔渣余热回收系统外部由外壳(21)包裹,熔渣余热回收系统位于熔渣强冷系统正下方;所述熔渣分流冷却系统包括渣沟(11)、渣盘(13)和隔板(12),液态高温熔渣经渣沟(11)进入渣盘(13),渣盘(13)上均匀分布隔板(12);所述渣沟(11)材质为耐火材料,渣沟(11)截面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渣沟(1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30°;所述渣盘(13)材质为导热耐磨金属材料,渣盘(13)形状为扇形,渣盘(13)内部有弯曲的蛇形冷却水通道,渣盘(1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0°~15°;所述隔板(12)材质为导热耐磨金属材料,隔板(12)为长方体,均匀地焊接在渣盘(13)表面,实现渣盘(13)表面熔渣的分流;所述熔渣强冷系统分为履带式强冷系统和Z形强冷系统两种;所述履带式强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22)、金属软管、金属滚轮(24)、马达、和金属履带(23),冷却水管(22)由导热耐磨金属材料制成,冷却水管(22)均匀并排焊接在金属履带(23)表面,相邻冷却水管(22)的间距小于10mm,各个冷却水管(22)之间通过金属软管串联,第一个冷却水管(22)入口通过金属软管输入冷却水,最后一个冷却水管(22)出口通过金属软管输出高温水蒸气;金属软管由耐高压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滚轮(24)由马达驱动自转;金属履带(23)包覆在一排金属滚轮(24)表面,受金属滚轮(24)驱动向前运动;冷却水管(22)、金属软管、金属滚轮(24)、马达和金属履带(23)组成履带式强冷系统中的一个冷却单元,履带式强冷系统由两个以上的上述冷却单元组成,冷却单元上下错开排列,相邻单元的自转方向相反,最底部冷却单元的自转方向周期性变化;所述Z形强冷系统包括冷却水管(22)、振动装置(28)和内壁(29),冷却水管(22)盘旋在内壁(29)外侧,形状为Z形,Z形强冷系统倾斜放置,Z形强冷系统底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Z形强冷系统的相邻冷却水管(22)焊接在一起,不存在间隙,冷却水管(22)和内壁(29)由导热耐磨金属材料制成,振动装置(28)安装在Z形强冷系统外表面,带动Z形强冷系统做前后、上下、左右的振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992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炼含钛高炉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出铁口顶吸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