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波共振频率的液位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1652.8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亚;张元星;徐晓滨;董炜;吉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波共振频率的液位测量方法,属于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液位测量领域。该方法包括产生有效的扫频声波;采用时域快速共振点检测算法获取发射声波与液面反射声波的叠加声波在时域上的共振点;利用时域与频域对应关系,求得共振基频差,进而得到液面深度值。本发明方法在上述基于低频声波的共振原理基础上,采用时域分析方法确定共振频率,简单有效,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操作性,由于算法对硬件性能没有过高要求,大大降低了实际应用中的硬件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声波液位测量仪。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液位测量 时域 声波共振 共振点 液位测量仪 低频声波 高可靠性 共振频率 共振原理 检测算法 声波反射 时域分析 液面反射 硬件成本 硬件性能 共振 基频 频域 扫频 算法 液面 叠加 应用 发射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声波共振频率的液位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产生有效的扫频声波;采用时域快速共振点检测算法获取发射声波与液面反射声波的叠加声波在时域上的共振点;利用时域与频域对应关系,求得共振基频差,进而得到液面深度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生成扫频信号:确定扫频范围为F1到F2,F1<F2,扫频时长为T,F1≥1000Hz,F2≥2000Hz,T>1s,扫频频率的变化方式如公式(1)所示:
其中频段F1、F2满足
lmin为待测液面高度的最小值,单位为米,声速v=331.45+0.61Temp,单位为米每秒,其中Temp为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扫频信号时域特性如公式(2)所示:X(t)=cos(2πf(t)t) (2)选取采样频率为Fs,按照公式(2)可生成总时长为T的音频序列X;2)采集发射与反射声波叠加的合成声波:定义扫频信号发射和接收所在平面到待测液面距离为待测液位高度l;接收扫频信号音频采样频率也为Fs;播放音频的同时录音,得到发射声波与反射声波的叠加音频信号序列Y;3)信号带通滤波处理:采用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处理步骤2)中的信号序列Y,滤波器的带通频率范围为[F1,F2],得到滤波过的音频信号序列Z;4)通过共振频率快速检测算法,得到叠加音频序列中的共振点;5)对步骤4)中得到K个共振点R1,R2,...RK,取相邻两点的共振间隔Interval(i)=R(i+1)‑R(i),i∈[1,N‑1],并求共振间隔Interval的均值为I;6)根据公式(5)计算得到待测液位高度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16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