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5520.1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2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钟显奇;钟国辉;龚胜;黄喜雄;叶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中下串联固定设置的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固定设置在持力层,中部框架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端,中部框架的上端设置顶部框架,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的高度之和不低于12m,此通过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的设置,首先将底部框架固定在持力层,分层填筑和压实冠梁高度范围土方,对中部框架和顶部框架同样依次进行分层填筑和压实土方,最终完成施工,因底部框架为中部框架和顶部框架提供了承载力,且该挡土墙结构为多层框架结构,使得该挡土墙结构可以满足高于12m以上土坡的挡土墙需求,框架式结构提高了承载力,此发明用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中部框架 底部框架 顶部框架 挡土墙结构 分层填筑 固定设置 承载力 持力层 上端 填方 压实 施工 挡土墙 多层框架结构 框架式结构 边坡支护 土坡 冠梁 串联 | ||
【主权项】:
1.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超高填方的挡土墙结构包括上中下串联固定设置的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固定设置在持力层,所述中部框架设置在底部框架上端,在填筑压实土方后的所述中部框架的上端设置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中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的高度之和不低于12m,所述底部框架包括锚入持力层的若干灌注桩(1),各所述灌注桩(1)的上端设置有底部联系梁(3)和冠梁(2),横向的所述灌注桩(1)上端通过底部联系梁(3)连接成组,各组所述灌注桩(1)的上端通过冠梁(2)纵向并联连接,所述中部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中部框架包括固定设置在各冠梁(2)上的与各灌注桩(1)一一对应的若干柱子(4),各所述柱子(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纵梁(7)和中部联系梁(8),横向的所述柱子(4)的顶端通过中部联系梁(8)连接成组,各组所述柱子(4)的顶端通过纵梁(7)纵向并联连接,所述冠梁(2)上还固定有紧挨土墙设置的中部挡墙板(51),所述顶部框架包括底板(9)和紧挨土墙设置在底板(9)上的顶部挡墙板(52),所述底板(9)固定设置在各中部联系梁(8)和纵梁(7)上,所述底板(9)和顶部挡墙板(52)之间设置有肋板(10),所述中部框架的各横向相邻柱子(4)间设置有剪刀撑(6),各所述冠梁(2)和底部联系梁(3)上还预留有安装各柱子(4)、中部挡墙板(51)和剪刀撑(6)的安装插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土墙的挡板需求和地层特性计算所需的各所述灌注桩(1)的参数,在原状地面(15)处将满足需求的各所述灌注桩(1)锚入持力层,接着将各所述灌注桩(1)主筋顶部锚入底部联系梁(3)和冠梁(2)内,接着,将各所述底部联系梁(3)的钢筋锚入冠梁(2)内,之后在所述底部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固定底部框架,并从原状地面(15)逐层填筑压实土方至各所述冠梁(2)和底部联系梁(3)的顶部;2)、在所述冠梁(2)和底部联系梁(3)上固定设置若干柱子(4),在所述冠梁(2)上固定设置紧挨土墙的中部挡墙板(51),在所述底部联系梁(3)上、各横向相邻柱子(4)间固定设置剪刀撑(6),浇筑混凝土固定各所述柱子(4)、中部挡墙板(51)和剪刀撑(6),并在初步成形的中部框架底部逐层填筑压实土方,然后在各所述柱子(4)、中部挡墙板(51)的上端固定设置纵梁(7)和中部联系梁(8),并在各所述纵梁(7)和中部联系梁(8)上预留与底板(9)连接的插筋,然后分层填筑并压实土方至各所述纵梁(7)和联系梁(8)的顶部;3)、将所述底板(9)通过预留的插筋固定设置在纵梁(7)和中部联系梁(8)上,在所述底板(9)上紧挨土墙设置顶部挡墙板(52),并在所述底板(9)和顶部挡墙板(52)间设置肋板(10),接着浇筑混凝土固定所述顶部挡墙板(52)和肋板(10)并从顶部框架的底部逐层填筑和压实土方至预先设计的填方坡顶(16),完成挡土墙结构的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552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磷酸过滤系统管道用抗沉积剂
- 下一篇:雨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