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双齿围沙蚕苗种集约式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5557.6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38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道德;刘洪军;刘莹;宋静静;于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室内双齿围沙蚕苗种集约式生产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水泥池准备、养殖用泥准备、沙蚕苗种培育盒准备、幼虫布苗、苗种培育、日常管理和出苗;在水泥池中,通过交错堆叠的方式,放置多层小型双齿围沙蚕培育盒,可增加水泥池内幼虫附着表面积,实现室内双齿围沙蚕苗种的集约化高密度生产,提高单位水体水泥池的出苗量,且无需进行室外土池培养,直接获得20‑30mm大规格苗种,实现苗种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且若进行沙蚕苗种的销售或异地撒播,可带盒带土进行沙蚕苗种的运输,方便快捷,避免了沙蚕幼虫收集、转移、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双齿围沙蚕 苗种 集约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室内双齿围沙蚕苗种集约式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泥池准备、养殖用泥准备、沙蚕苗种培育盒准备、幼虫布苗、苗种培育、日常管理和出苗,具体步骤如下:1)所述水泥池准备:水泥池为长条形,高度为1‑1.5m,底面积为40‑70m2,水泥池一角具排水孔,水泥池底部配有涵管,水泥池清塘消毒后,添加200目过滤海水浸泡2天后排掉;2)所述的养殖用泥准备:户外土池中已经养殖过双齿围沙蚕的泥沙或新翻耕泥土,暴晒至土壤干裂,进行翻耕后,将底层土壤翻到表层再次暴晒;3)所述的沙蚕苗种培育盒准备:选择小型沙蚕苗种培育盒,内部铺设5‑8cm厚度的已处理的沙蚕养殖用泥,根据水泥池的不同规格,按照培育盒6‑10个一摞的标准,交错堆叠,双齿围沙蚕布苗前,先添加过滤海水,充分浸泡每个培育盒中的养殖用泥,使养殖用泥浸泡松软,然后排掉海水,准备布苗;4)幼虫布苗:水泥池中添加70‑80cm深的过滤海水,水温控制在18‑20℃之间,将收集的双齿围沙蚕3刚节疣足幼虫按照4.0‑4.8万尾/m2的密度进行布苗,依靠双齿围沙蚕3刚节疣足幼虫自身的活动能力达到均匀分布的目的,布苗结束后,充分曝气;5)苗种培育:布苗后1‑7天,无需投放任何饵料;8‑14天,每日投喂包括浓缩小球藻、单胞藻和螺旋藻粉的饵料,并在饵料中添加酵母,根据水体颜色及苗种发育状况进行投喂量的增减;15‑30天投喂粉末性饵料;30天至出苗:投喂颗粒性饵料;6)日常管理:布苗后每七天彻底换水一次,添加过滤自然海水,海水需没过首层培育盒顶端10‑20cm,充分曝气; 7)出苗:待幼虫体长长至20mm‑30mm时,出苗,出苗后,将苗种带盒带运至养殖土池,均匀撒在养殖土池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755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盐海参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吊养牡蛎群体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