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证物理可行性的串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0842.4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4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罗欣;邹焱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证物理可行性的串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步骤:S1、机器人按照激励轨迹进行周期性运动;S2、在运动过程中,以一定采样频率采集各个关节的角度和力矩;S3、建立串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使用带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机器人动力学参数;S4、在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的参数空间邻域范围内,使用半正定矩阵规划方法,得到一组既满足物理可行性要求,又与计算的参数最接近的新的动力学参数。本发明解决使用带权最小二乘法不能保证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物理可行性的问题,既保证动力学参数的物理可行性,又保证动力学参数接近于带权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最优动力学参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证 物理 可行性 串联 机器人 动力学 参数 辨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保证物理可行性的串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机器人按照激励轨迹进行周期性运动;S2、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以一定采样频率采集各个关节的角度和力矩;S3、建立串联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利用步骤S2采集的数据,使用带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机器人动力学参数βWLS;S4、在步骤S3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βWLS的参数空间邻域范围内,使用半正定矩阵规划的最优化方法,得到一组既满足物理可行性要求,又与计算的参数最接近的新动力学参数βf,βf即为保证物理可行性的串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所述步骤S4包含如下步骤:S4.1、定义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物理可行性约束表达式:Dβ(β,δd)≥0, (1)式(1)中,β为机器人可辨识的动力学参数,δd为不可辨识的动力学参数;S4.2、定义机器人动力学参数βWLS的参数空间邻域表达式:v=‖βf‑βWLS||2, (2)式(2)中,βf为保证物理可行性的串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βWLS为使用带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机器人动力学参数;S4.3、定义最优化问题的描述形式:
S4.4、使用半正定矩阵规划方法求解步骤S4.3所述的最优化问题;所述步骤S4.1包含如下步骤:S4.1.1、定义机器人连杆k的物理可行性约束,包括质量和惯性张量的物理可行性约束:
式(4)中,mk是连杆k的质量;Ik是连杆k关于质心的惯性张量,Ik>0表示Ik是正定矩阵,
S4.1.2、用关于连杆k坐标系原点的惯性张量Lk代替Ik,根据平行移轴定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式(5)中,rk为以连杆k坐标系原点o为起点,连杆k质心G为终点的矢量,且有
S4.1.3、使用连杆k的第一惯量矩lk代替连杆k的质心位置rk,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S4.1.4、重新定义机器人连杆k的物理可行性约束:
式(7)的第二个不等式重写为如下的二次矩阵不等式:
式中,e表示3×3的单位阵;将式(8)改写成非严格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
式中,ε为无穷小的正数,e为单位阵,δk为连杆动力学参数,δk=[Lxxk Lxyk Lxzk Lyyk Lyzk Lzzk lxk lyk lzk mk]T;S4.1.5、定义n个连杆的串联机器人物理可行性约束:
考虑关节粘滞摩擦力系数fv,库伦摩擦力系数fc和输出轴转动惯量Ia的物理可行性,式(10)进一步扩展为:D(δ)=diag(D1(δ1),…,Dn(δn),fv1,fc1,Ia1,…fvn,fcn,Ian)≥0, (11)式中,diag(·)表示对角阵;S4.1.6、定义串联机器人标准动力学参数δ和可辨识动力学参数β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Gδ=[β δd]T,(12)式中,
则
δd为不可辨识的动力学参数;S4.1.7、定义串联机器人可辨识动力学参数β的物理可行性约束:Dβ(β,δd)≡D(G‑1[β δd]T)≥0; (13)所述步骤S4.1.6中矩阵Pb,Kd,Pd的计算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随机生成S组
且满足S远远大于机器人标准动力学参数δ的个数,将S组
代入回归矩阵函数
可以得到回归矩阵HS;(2)对HS使用QR分解可以得到正则上三角矩阵R:
(3)遍历矩阵R的对角元素,记录其中非零对角元素在矩阵中的列号,依次写入数组db,定义行列数等于机器人标准动力学参数δ个数的单位矩阵P',依照数组db记录的列号,按顺序从单位矩阵P'中取出对应的列组成新矩阵,该矩阵为Pb,剩余的列组成新矩阵,该矩阵为Pd,则P=[Pb Pd];(4)对矩阵Hb,Hd分别使用QR分解,可得:
则有:
则有:Kd=Rb‑1Rd (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084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电机器人
- 下一篇:前件不匹配的TSFMB时滞系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