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锦鲤与团头鲂亚科间远缘杂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0546.6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0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军;王余德;陶敏;覃钦博;罗凯坤;肖军;赵如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鲤与团头鲂亚科间远缘杂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锦鲤为母本亲鱼,团头鲂为父本亲鱼,在繁殖季节对所述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再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将得到的受精卵在孵化槽中进行流水孵化,得到锦鲤和团头鲂的杂交后代,对所述杂交后代进行检测筛分,得到二倍体锦鲤、二倍体鲤鲫和二倍体鲫鱼。本发明的锦鲤与团头鲂亚科间远缘杂交的方法,不仅整合了锦鲤与团头鲂的优良性状,丰富了市场鱼类品种,而且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后续的新型多倍体鱼的选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生物进化和鱼类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锦鲤 团头鲂亚科间 远缘 杂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锦鲤与团头鲂亚科间远缘杂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繁殖期前3~4个月挑选性成熟特征明显、体征良好的雌性锦鲤和雄性团头鲂分别作为远缘杂交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进行专池培育,在繁殖前1~2个月以精饵饲养,每隔1~3天流水刺激一次;(2)在同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为步骤(1)后得到的母本亲鱼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7~10ug/kg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800IU/kg的混合催产剂进行催产,4~5h后再为步骤(1)后得到的父本亲鱼注射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6ug/kg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400IU/kg的混合催产剂进行催产,注射完毕后按1:6~8的数量比将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放入同一产卵池中;(3)在步骤(2)后得到的母本亲鱼和父本亲鱼中,挑选产卵顺利的母本亲鱼,与产精量大的父本亲鱼放到同一个水池,控制水温在24~26℃,当雄鱼追尾雌鱼时立即将其打捞,先将雌鱼鱼体握于手中,左手握住鱼尾柄,右手握在鱼的头下背脊处,鱼腹部朝斜上方,轻轻擦干鱼的体表,然后轻压雌鱼腹部,使卵子流入干燥的瓷盆中,用同样的方法将雄鱼的精液挤到所述卵子上面,再用干燥的羽毛轻轻搅动2~3min,使之完成授精,得到的授精卵置于水温为19℃~20℃的孵化槽中进行流水孵化,得到锦鲤和团头鲂的杂交后代鱼苗;(4)将步骤(3)后得到的杂交后代鱼苗置于孵化槽中继续培养2~4天,待所述杂交后代鱼苗出现腰点后将其转入预先培肥的池塘中饲养1~3天后泼洒豆浆,泼洒豆浆的频率为1~2次/天,对饲养后得到的杂交后代进行检测筛分,得到二倍体锦鲤、二倍体鲤鲫和二倍体鲫鱼;所述预先培肥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池塘中放入自来水曝光1~2天或放入井水不需要曝光,使池塘中水深70~80cm,然后分别加入200~300ml绿藻和200~300ml蓝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3054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学有效的淡水鱼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鳅人工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