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平船防穿刺预压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9155.6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1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进;冯海暴;曲俐俐;李增军;魏红波;付大伟;马宗田;孙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10 | 分类号: | E02D15/1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王月玲;赵燕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整平船防穿刺预压载方法,首先判断整平船工作地基中是否存在薄硬层,然后根据薄硬层是否存在选择对桩腿施加载荷的方式,使桩腿平稳穿过薄硬层并到达持力层。本发明的整平船防穿刺预压载方法可以在判断出整平船作业区地基中存在薄硬层时,使船体平台四角上的桩腿平稳穿过薄硬层并到达稳定的持力层,避免了按照传统的预压载抬升方法,对整平船进行预压载抬升作业时会发生穿刺现象的危险性,提高整平船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整平 硬层 预压 防穿刺 桩腿 持力层 抬升 地基 穿过 船体平台 施工作业 施加载荷 穿刺 传统的 作业区 | ||
【主权项】:
1.一种整平船防穿刺预压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判断整平船(1)工作区地基(3)中是否存在薄硬层(32),若存在薄硬层(32),则计算薄硬层(32)的极限承载应力qu值,并顺次执行步骤S2‑S10;若不存在薄硬层(32),则顺次执行步骤S2、S3、S4、S7、S8、S9、S10;S2:下放整平船(1),至桩腿(12)抵达泥面(31),并同时均匀向船体平台(11)的压载舱(13)内打入压载水,直至桩腿(12)进入泥面(31);S3:升降装置(14)持续对桩腿(12)施加载荷至桩腿(12)稳固;S4:升降装置(14)抬升船体平台(11)至船体平台(11)的吃水高度为空载吃水高度处;S5:再次向船体平台(11)的压载舱(13)内打入压载水,同时升降装置(14)再次持续对桩腿(12)施加载荷,直至桩腿(12)的实时载荷应力值达到正常工作载荷应力Pk值,然后启动船体平台(11),使船体平台(11)和桩腿(12)产生工作振动,同时继续向压载舱(13)内打入压载水,直至桩腿(12)的实时载荷应力值达到薄硬层(32)的极限承载应力qu值,桩腿(12)继续下陷并进入薄硬层(32);S6:停止船体平台(11)和桩腿(12)的工作振动,并释放压载舱(13)内的压载水,直至桩腿(12)的实时载荷应力值下降至正常工作载荷应力Pk值,同时桩腿穿过薄硬层(32)和软弱层(33)并到达持力层(34);S7:再次抬升船体平台(11),使船体平台(11)的底部离开水面(2),并稳固桩腿(12);S8:升降装置(14)再次持续对桩腿(12)施加载荷,直至船体平台(11)的底部下陷至水面(2)的波峰位置;S9:重复步骤S7和S8直至船体平台(11)离开水面的气隙高度不再变化;S10:升降装置(14)再次抬升船体平台(11),使船体平台(11)抬升至施工高度,同时再次向压载舱(13)内打入压载水直至桩腿(12)的实时载荷应力值达到桩腿(12)正常工作载荷应力Pk值的1~1.5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91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