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设挡板卧式反应釜的化工机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6882.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0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韩萍;王维;张作进;李冉;张华;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溶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G05B13/04 |
代理公司: | 33253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内设挡板卧式反应釜的化工机械系统,卧式反应釜包括卧式罐体、卧式搅拌器和卧式夹套,卧式夹套设置在卧式罐体的中部,卧式夹套与卧式罐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夹层;卧式罐体内设四块挡板,等间距均匀布置在反应器的轴向位置,形状为半圆形,四块挡板与水平面分别呈0度、90度、180度、270度,挡板厚度与直径的比例为1:20。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卧式罐体 卧式夹套 卧式反应釜 卧式搅拌器 化工机械 环形夹层 间距均匀 轴向位置 反应器 密闭 | ||
【主权项】:
1.一种内设挡板卧式反应釜的化工机械系统,包括主料进料口、辅料进料口、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卧式反应釜、油洗塔、高压洗涤塔、进料罐、汽蒸罐、受粒罐、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第三缓冲罐、干燥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一水泵、第三水泵、加料泵、凝液泵、油洗泵、回流泵、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回收压缩机、循环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主料进料口与进料罐连接,进料罐输出的主料通过加料泵、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一反应釜,辅料通过辅料进料口进入第一反应釜,主料和辅料在第一反应釜混合反应后生成混合物料沿第一反应釜底部的出口进入第二反应釜,第一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被第一风机吹入第二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的气体经过第二反应釜上部的气体出口、第三单向阀进入第一缓冲罐,第一缓冲罐将气体中杂质沉淀沉积,将第二反应釜内的气体净化,再通过第一风机吹入第二反应釜,第二反应釜生成淤浆物料通过底部的出口进入卧式反应釜,卧式反应釜内部的蒸汽经过卧式反应釜上部的气体出口、第二单向阀进入凝液泵,将蒸汽液化后重新返回卧式反应釜,第一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被第三风机吹入卧式反应釜,卧式反应釜中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进入油洗塔,卧式反应釜生成的聚合物沿底部的出口进入受粒罐,受粒罐上部有气体出口将受粒罐内部的气体返回油洗塔,受粒罐生成颗粒聚合物进入干燥器,干燥器生成干燥的颗粒成品沿第四单向阀进入出料口,干燥器中生成的蒸汽进入汽蒸罐,第二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风机,与汽蒸罐生成的气体一同吹入出气口,油洗塔底部连接有油洗泵,油洗泵将油洗塔底部的油品返回油洗塔顶部,将油洗塔内的气体进行清洗,油洗塔清洗过的气体进入第二缓冲罐,沉积杂质并气体净化后,在回收压缩机的作用下进入高压洗涤塔底部,高压洗涤塔生成的气体通过第五单向阀进入第三缓冲罐,第三缓冲罐将多余的洗涤液通过回流泵返回高压洗涤塔,第三缓冲罐的气体通过循环压缩机进入第二反应釜底部;/n第一反应釜为立式反应釜,包括立式罐体、立式搅拌器和立式夹套,立式夹套设置在立式罐体的中下部,立式夹套与立式罐体形成一个密闭的凹形夹层,立式夹套侧壁设置两个进水口,立式夹套底壁设置一个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开关与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分别与第一反应釜的冷凝器和第一反应釜的加热器连接,第一反应釜冷凝器和第一反应釜加热器均通过开关分别与两个进水口连接,立式罐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反应釜温度计和进料管,立式罐体下部设置有出料管,立式搅拌器竖向设置在立式罐体上;/n卧式反应釜包括卧式罐体、卧式搅拌器和卧式夹套,卧式夹套设置在卧式罐体的中部,卧式夹套与卧式罐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夹层,卧式夹套上部设置两个进水口,卧式夹套下部设置一个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开关与第三水泵连接,第三水泵分别与卧式反应釜冷凝器和卧式反应釜加热器连接,卧式反应釜冷凝器和卧式反应釜加热器均通过开关分别与两个进水口连接,卧式罐体上部设置有卧式反应釜温度计和进料管,卧式罐体下部设置有出料管,卧式搅拌器横向设置在卧式罐体上,卧式罐体底部设有进气口;/n卧式罐体内设四块挡板,等间距均匀布置在反应器的轴向位置,形状为半圆形,四块挡板与水平面分别呈0度、90度、180度、270度,挡板厚度与直径的比例为1:20;/n卧式罐体侧部具有石英玻璃窗口结构,卧式罐体侧部具有通孔,石英玻璃通过金属垫片和O型弹性密封圈固定在法兰盘内,法兰盘四周通过4个螺栓与卧式罐体侧部的通孔周围固定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溶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溶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68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