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卟啉与DNA双螺旋的沟槽镶嵌作用的无标记DNA的ECL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2536.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2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邓盛元;姚传广;宋宏鑫;郑晨昱;崔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卟啉与DNA双螺旋的沟槽镶嵌作用的无标记DNA的ECL检测方法,通过固定在电极上的cDNA与目标DNA缔合后,引入互补配位的引物引发杂交链式反应,延长游离的末端达到纳米级长的双螺旋,并鉴于卟啉可插入作为支架的双链DNA的沟槽,大量ZnPPIX分子作为高效的ECL信号源,原位地将卟啉‑dsDNA复合物转变为杂化的ECL纳米链,形成了一个显著的ECL信号放大,其ECL光强与tDNA浓度呈正比。本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亚飞摩尔水平,拓展了以卟啉为中心的生物分析应用的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卟啉 dna 双螺旋 沟槽 镶嵌 作用 标记 ecl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卟啉与DNA双螺旋的沟槽镶嵌作用的无标记DNA的ECL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在经打磨、去除杂质的玻碳电极表面滴加纳米金溶液,室温干燥,清洗后氮气吹干;步骤2,将巯基化的cDNA溶液滴加在纳米金修饰的电极表面,水汽饱和条件下过夜,之后用PBS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巯基化的cDNA,然后滴加6‑巯基‑1己醇封闭,防止非特异性吸附,PBS缓冲液冲洗未结合的6‑巯基‑1己醇,之后将待检测的tDNA滴加到电极表面,水汽饱和条件下孵育,PBS缓冲液冲洗后,滴加发卡探针H1和H2到电极表面,水汽饱和条件下孵育3~4h,PBS缓冲液冲洗,最后滴加锌卟啉溶液到电极表面,孵育;步骤3,以步骤2得到的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以0.1M四丁基高氯酸铵的二氯甲烷溶液为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ECL信号,调节电位为‑2.2~0V,扫描速度为100mV S‑1,根据tDNA浓度对数值与ECL信号变化值的线性关系式计算出tDNA的浓度,得出待测液中tDNA的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7253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