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挖桩桩端后注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8510.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37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文;王黎民;吴波;张洪宽;李英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6;C08F283/06;C08F220/06;C04B28/00;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挖桩桩端后注浆方法。后注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压浆管准备:用金属管在下端部钻孔加工出浆孔,相邻两排出浆孔在管轴向上间距为40~60mm,且沿管周面螺旋形斜向错开排布;钻孔完毕后将管内铁屑清理干净,出浆孔口用橡胶皮包裹并捆扎,橡胶皮宽度为50~80cm,压浆管下端口用略大于管外径的钢板封闭;2)、将压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并至少设置一个桩侧压浆管和一个桩底压浆管,桩底压浆管下端伸出钢筋笼30cm以上,压浆管与钢筋笼的主筋点焊并绑扎紧密;然后将压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到桩孔中;3)、浇筑桩身混凝土。本发明具有较强推广效益,便于广泛推广普及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桩 端后注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旋挖桩桩端后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压浆管准备:用金属管在下端部钻孔加工出浆孔,相邻两排出浆孔在管轴向上间距为40~60mm且沿管周面螺旋形斜向错开排布;钻孔完毕后将管内铁屑清理干净,出浆孔口用橡胶皮包裹并捆扎,橡胶皮宽度为50~80cm,压浆管下端口用略大于管外径的钢板封闭;2)、将压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并至少设置一个桩侧压浆管和一个桩底压浆管,桩底压浆管下端伸出钢筋笼30cm以上,压浆管与钢筋笼的主筋点焊并绑扎紧密;然后将压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到桩孔中;3)、浇筑桩身混凝土,在成桩3~5天后开始压浆,压浆采用低速慢压的方法进行;同一根桩的压浆顺序是先桩侧压浆、隔2~5天后桩底压浆;同一承台的不同桩的压浆顺序是:先压四周位置桩、后压中心位置桩;压浆完毕后立即给压浆管上端拧上堵头,以免因回浆而降低压浆效果;所述的步骤3)中,压浆所使用的浆料按重量份数组成为:水泥5份、膨胀剂0.1~0.2份、石英砂1~2份、水和减水剂,减水剂用量为0.8~1kg/m3,所述石英砂粒径在0.03~0.05cm;所述的减水剂是由:0.13mol聚合度为30~60的甲基烯基聚氧乙烯;0.32mol丙烯酸;0.01mol甲基丙烯磺酸钠;0.12mol丙烯酰胺;0.05mol苯乙烯;按下述步骤制得:a、将70%的丙烯酸和除甲基烯基聚氧乙烯之外的其他原料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小单体溶液待用;b、将亚硫酸氢钠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链转移剂溶液待用;亚硫酸氢钠用量按重量计为反应总单体重量的0.3~0.4%;c、将聚合度为30~60的甲基烯基聚氧乙烯与去离子水投入反应容器中加热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余量的丙烯酸和引发剂,继续搅拌升温,待温度升至45±2℃,开始同步匀速滴加小单体溶液与链转移剂溶液,8h滴完,然后继续保温反应3~4h,再降温至40℃以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7~8之间,即得;所述引发剂为硫酸钠或过硫酸钾,引发剂用量按重量计为反应总单体重量的1~1.4%;所述的去离子水总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倍;步骤a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3倍,步骤b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倍,步骤c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5851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冲击成孔做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狭小区域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