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联式馈能空气悬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05200.6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4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汪若尘;杨阳阳;孟祥鹏;曹一川;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52;B60G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式馈能空气悬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车辆互联式馈能悬架领域,互联式馈能空气悬架包括空气弹簧减震器、馈能单元、整流电路、DC/DC交换器、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空气弹簧减震器分别通过上、下吊耳与簧上、下质量连接,通过电磁阀开闭实现左、右空气弹簧减震器上、下腔正向互联以及空气弹簧腔互联。本发明将液压互联技术、馈能技术与空气悬架结合起来,通过ECU控制电磁阀切换悬架工作模式,实现悬架振动过程中的气压和液压的能量回收,将回收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发明能够在改善多工况下空气悬架的工作性能同时也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式馈能 空气 悬架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互联式馈能空气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第一馈能单元(2)、第二馈能单元(3)、第三馈能单元(4)、第四馈能单元(5)以及整流存储单元;所述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与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包括空气弹簧腔(26)、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28)、空气弹簧减震器下腔(31)、第一过孔(33)、第二过孔(34)及第三过孔(35);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空气弹簧腔(26)依次通过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第一过孔(33)、第一馈能单元(2)、两位两通电磁阀A(6)、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第一过孔(33)与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空气弹簧腔(26)相连;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28)依次通过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第二过孔(34)、两位两通电磁阀B(7)、左节流阀(13)、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第三过孔(35)与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下腔(31)相连;所述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28)通过两位两通电磁阀D(9)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1)的A口相连,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1)的P口通过第二馈能单元(3)、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第二过孔(34)与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28)相连;所述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28)通过第三馈能单元(4)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2)的A口相连,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2)的P口通过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第三过孔(35)与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的与空气弹簧减震器下腔(31)相连,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2)的B口通过第四馈能单元(5)分别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1)的B口、两位两通电磁阀E(10)的一端相连,所述两位两通电磁阀E(10)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通过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第三过孔(35)与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下腔(31)相连,另一路通过右节流阀(14)、两位两通电磁阀C(8)、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第二过孔(34)与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上腔(28)相连;所述整流存储单元用于将第一馈能单元(2)、第二馈能单元(3)、第三馈能单元(4)及第四馈能单元(5)输出的不稳定电压或者电流转化成稳定的电压或者电流并储存起来;左空气弹簧减震器a、右空气弹簧减震器b的下方分别固定有速度传感器a(17)和加速度传感器a(18)、速度传感器b(19)和加速度传感器b(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0520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腰绳自动卷封头装置
- 下一篇:圆筒卫生纸切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