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坡度大坝基础灌浆移动支架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2240.1 | 申请日: | 2016-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0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军;张晓林;郑碧水;田洪强;吴瑞;刘炼;雷祥全;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0 | 分类号: | E02D27/4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坡度大坝基础灌浆移动支架,包括钢架结构的平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平台上部三面焊接有安全护栏、下部垂直方向上间隔焊接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平台上铺设有若干条木板,其前端两侧焊接有卡环;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呈阶梯状分布,三者最底部边沿横杆所在平面的坡度与预灌浆大坝基础的坡度相同。还公开了一种大坡度大坝基础灌浆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分序、放样定点;支架移动与固定;钻机定点;钻孔;压水试验;灌浆;终孔、封孔;单元段检查孔检查。移动支架结构简易、稳固,方便实用;施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推广,能够流水连续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加强了大坝岸坡固结及帷幕质量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坡度 大坝 基础 灌浆 移动 支架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大坡度大坝基础灌浆移动支架的施工方法,所述大坡度大坝基础灌浆移动支架包括钢架结构的平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平台上部三面焊接有安全护栏、下部垂直方向上间隔焊接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平台上铺设有若干条木板,平台的前端两侧焊接有卡环;第一支架为长方形钢架结构,第二支架为中间设有一横杆的长方形钢架结构,第三支架为中间设有X型钢架的正方形钢架结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呈阶梯状分布,三者最底部边沿横杆所在平面的坡度与预灌浆大坝基础的坡度相同;第一支架与平台靠近大坝基础一侧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支架的钢架结构均采用9cm角钢焊接;平台上铺设木板的厚度为5cm;平台上还设有三脚架;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施工准备:收集施工区域水文、气象、地质和环境资料,建立测量放样基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布置,制作加工所述移动支架,安装卷扬设备,上述工序均进行合格验收;(2)分序、放样定点:按照先固结后帷幕的灌浆顺序及先下游、再上游、后中间的排孔顺序对预灌浆大坝基础进行分序,根据上述分序要求利用全站仪进行现场定点并标识在上下游可视位置;(3)支架移动:由设置在坝顶部位的卷扬设备拉动所述移动支架来完成;(4)支架固定:所述移动支架移动到位后,上部利用固定桩栓拉钢丝绳与所述移动支架的卡环相连接,下部在大坝的砼面上、第三支架最底部边沿横杆的两端位置处钻孔锚固两根锚杆固定所述移动支架;(5)钻机定点:由钻机实现精确定位每个孔位,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cm,灌浆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6)钻孔:根据灌浆方法选择钻机进行钻孔作业;(7)压水试验:对先导孔或灌浆实验孔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对大坝基础自上而下分段进行;(8)灌浆:利用制浆站输送浆液至灌浆设备进行每孔段灌浆至合格为止;(9)终孔、封孔:根据地层和地下水条件、浆液性能、灌浆压力、浆液注入量和灌浆段长度综合确定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全段灌浆结束后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10)单元段检查孔检查:一个单元一定数量的固结或帷幕孔灌浆任务完成后,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固结或帷幕效果检查孔压水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项目覆盖;灌浆检查应在灌浆结束后进行,检查孔采用单点法自上而下分段钻进、分段阻塞、分段压水试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224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