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电压输入氩弧焊机的高压引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47527.2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周;方美雄;高东锋;徐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6 | 分类号: | B23K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电压输入氩弧焊机的高压引弧电路,包括逆变焊机主回路模块和高压引弧模块,所述逆变焊机主回路模块,用于将输入交流电转化为高频的直流方波,经整流得到逆变焊机所需的低压直流电;所述高压引弧模块,用于生成高压脉冲,并作用于逆变焊机主回路模块实现氩弧焊的高压引弧。本发明引弧成功率高,高压电路不输送到高压引弧电路,减少高压引弧电路对手工焊条焊模式下的干扰,并且实现焊机在85~265Vac输入宽范围内可靠引弧;另外由于采用的电子开关实现脉冲高压引弧,相对于高压包引弧方式,使焊机更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输入 氩弧焊机 高压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宽电压输入氩弧焊机的高压引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焊机主回路模块和高压引弧模块,所述逆变焊机主回路模块,用于将输入交流电转化为高频的直流方波,经整流得到逆变焊机所需的低压直流电;所述高压引弧模块,用于生成高压脉冲,并作用于逆变焊机主回路模块实现氩弧焊的高压引弧;其中:所述高压引弧模块包括:接入端口CN3、继电器K1B、继电器K4B、继电器K3B、电阻R0、电容C9、电容C20、电容C9A、电容C20A、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0A、电容C11A、电容C12A、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二极管D6A、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D8、双向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47、电阻R9~电阻R27、电阻R31~电阻R40、电阻R47、功率开关管Q2、单结晶体管Q3;接入端口CN3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1的一次侧绕组,接入端口CN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继电器K4B、继电器K3B的一端,所述继电器K4B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0连接至相互并联的电容C9、电容C20的一端,所述电容C9、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相互并联的电容C9A、电容C20A的一端,所述电容C9A、电容C20A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正极和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至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6A的正极,二极管D6A的负极连接至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至相互并联的电容C10A、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电容C10A、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相互并联的电容C11、电容C11A的一端,所述电容C11、电容C11A的另一端连接至相互并联的电容C12、电容C12A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依次串联的电阻R9~电阻R17,所述电阻R17的内端与电阻R16相连;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相互并联的电阻R18一端、电阻R19的一端、功率开关管Q2的集电极;所述相互并联的电阻R18另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至相互并联的电阻R20、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0、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2、电阻R23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4、电阻R25的一端,所述电阻R24、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6、电阻R27的一端,电阻26、电阻R27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K1B分别连接至功率开关管Q2的基极、电阻R47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8的负极;功率开关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相互并联的电阻R31、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1、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0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0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47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8的正极、单结晶体管Q3的发射极,所述单结晶体管Q3的第一基极连接至双向二极管D9的一端和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34的一端,所述双向二极管D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外端、电容C13、电容C14的一端;二极管D10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11的负极,电阻R37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电阻R36、电阻R35连接至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至端口HF1,所述端口HF1连接到主回路中引弧线圈L5的一次侧的A端;电阻R38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电阻R39、电阻R40连接至端口HF2,所述端口HF2连接至主回路中引弧线圈L5的一次侧的B端;所述继电器K3B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2A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单结晶体管Q3的第二基极、二极管D11的正极均连接至端口HF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4752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