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金属催化还原剂还原性能的五波长紫外光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7714.4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8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万小芳;郭从宝;李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检测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价金属催化还原剂还原性能的五波长紫外光谱方法。所述方法为(1)绘制1,2‑二氯苯,氯苯和苯的吸光度‑波长标准曲线;(2)根据标准曲线确定特征吸收波长;并绘制出各物质在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确定消光系数;(3)建立数学公式;(4)将金属催化还原剂加入到含有1,2‑二氯苯模拟废水中接触反应,静置,取上清液,全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在260,269,277,290和300nm处的吸光值,计算模拟废水中二氯苯、氯苯、苯的浓度,评价催化还原剂还原能力和催化还原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效果。本方法简单,能快速评价金属催化还原剂的还原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金属 催化 还原剂 还原 性能 波长 紫外 光谱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评价金属催化还原剂还原性能的五波长紫外光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标准浓度的1,2‑二氯苯,氯苯和苯三种母液,分别取三种母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单一溶液,在全波长范围内扫描检测紫外光谱,记录全部吸光度值并绘制出吸光度‑波长曲线;(2)根据步骤(1)中的吸光度‑波长曲线确定1,2‑二氯苯,氯苯和苯的特征吸收波长;以单一物质的浓度为横坐标,以该物质在特征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为纵坐标分别绘制出1,2‑二氯苯,氯苯和苯三种物质的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确定三种物质的摩尔消光系数;所述特征吸收波长为260nm,269nm,277nm;(3)根据朗格‑比尔定律和步骤(2)中的摩尔消光系数,并考虑基线漂移对吸光值的干扰,利用四波长法,在金属催化还原剂对吸光度值无影响时,建立混合溶液中三种物质的吸光度与浓度的数学公式;所述基线为290nm处基线;所述数学公式为:![]()
其中CDCB,CCB,CB分别为1,2‑二氯苯,氯苯和苯的浓度,Ai为波长i处的吸光度值,其中i为260nm,269nm,277nm,290nm;
分别为1,2‑二氯苯,氯苯和苯在波长i处的摩尔吸光系数;(4)当金属催化还原剂为纳米颗粒时,考虑金属催化还原剂对吸光度值的影响,建立混合溶液中三种物质的吸光度与浓度的数学公式;所述数学公式为:![]()
![]()
![]()
其中CDCB,CCB,CB分别为1,2‑二氯苯,氯苯和苯的浓度,Ai为波长i处的吸光值,其中i为260nm,269nm,277nm,290nm,300nm;(5)将金属催化还原剂加入到含有1,2‑二氯苯模拟废水中接触反应,静置,取上清液,全波长范围内扫描进行紫外检测,记录在五个特征吸收峰260,269,277,290和300nm处的吸光值,根据步骤(3)和(4)中建立的的数学公式,计算得到模拟废水中二氯苯、氯苯、苯三组分的浓度,评价不同催化还原剂还原能力以及催化还原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771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