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GNSS信号极化相移的降雨强度山基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1380.7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6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安豪;黄云仙;严卫;王迎强;王蕊;李冠林;胡申森;戈书睿;杜起飞;白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GNSS信号极化相移的降雨强度山基测量方法。首先,确定实验地点,架设GNSS双极化接收机,并采集GNSS信号;接着,计算该信号对应的水的相对复介电常数;之后,根据雨滴形状模型和瑞利散射近似的非球形粒子散射算法,获取该信号入射到不同半径的单一雨滴之后的前向散射极化特性;随后,结合雨滴谱分布和信号穿过雨区的过程,获取路径群雨滴对该信号的极化相移,以及该极化相移和降雨强度的数学关系;最后,根据极化相移的实测值,和已获取的数学关系,得到降雨强度。本发明拓展了GNSS信号的应用方向,丰富了降雨强度的获取手段,为降雨强度的区域、实时、被动测量提供新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gnss 信号 极化 相移 降雨 强度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GNSS信号极化相移的降雨强度山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山顶架设GNSS双极化接收机,该接收机采集穿过降雨区域后的GNSS卫星的前向散射信号,并利用该信号的频率,结合此时的大气温度,计算在该温度和频率条件下的水的相对复介电常数;所述GNSS双极化接收机的天线是圆锥喇叭天线,接收GNSS信号的水平极化分量和垂直极化分量,并将水平极化分量和垂直极化分量的相位相减,得到极化相移测量值Δφ;步骤二,根据获取的水的相对复介电常数,结合雨滴形状模型,利用非球形粒子散射算法,计算该GNSS信号入射到单一雨滴后水平方向的前向散射振幅fh和垂直方向的前向散射振幅fv;步骤三,根据获取的GNSS信号入射到单一雨滴后水平方向的前向散射振幅fh和垂直方向的前向散射振幅fv,结合雨滴谱分布模型,计算GNSS信号经过群雨滴后的差分传播相移KDP;步骤四,根据获取的GNSS信号经过群雨滴后差分传播相移KDP,结合GNSS信号穿过降雨介质的物理过程,得到GNSS极化相移Δφ与降雨强度R的Δφ‑R理论模型;步骤五,根据GNSS双极化接收机测量的极化相移Δφ值和Δφ‑R理论模型,获取降雨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138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