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状生物质连续碳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0738.8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锋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7/18;C10B5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志红 |
地址: | 400037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颗粒状生物质连续碳化装置,其中: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七台螺旋式输送机,每一台螺旋式输送机的壳体外均设置有密闭式外壳,该密闭式外壳的内腔为密闭的高温气体输送腔;相邻两台螺旋式输送机的内腔首尾连通形成曲折的颗粒状生物质送料通道;对应的相邻两高温气体输送腔首尾连通形成曲折的高温气体输送通道;在第一台螺旋式输送机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斗和出气管,位于第六台螺旋式输送机上的密闭式外壳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位于第七台螺旋式输送机上的密闭式外壳上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和焦炭出料口。本发明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能连续产气、提高了产气量、降低了能耗和降低了制造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状 生物 连续 碳化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颗粒状生物质连续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七台螺旋式输送机(1),每一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壳体外均设置有密闭式外壳(2),该密闭式外壳(2)的内壁与螺旋式输送机(1)的外壁之间形成密闭的高温气体输送腔(3);相邻两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内腔首尾连通形成曲折的颗粒状生物质送料通道;对应的相邻两高温气体输送腔(3)首尾连通形成曲折的高温气体输送通道;从上至下数,在第一台螺旋式输送机(1)至第六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上设置有链轮或撇带轮(4);在第五台螺旋式输送机(1)出料端的旋转轴处通过联轴器将所述第五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旋转轴与右输送驱动电机(5)的转轴连接,在第七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处通过联轴器将所述第七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旋转轴与右输送冷却搅拌驱动电机(6)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五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通过链条或皮带Ⅰ(7)与第三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连接,所述第三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通过链条或皮带Ⅱ(8)与第一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连接;在第四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的旋转轴处通过联轴器将所述第四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旋转轴与左输送驱动电机(9)的转轴连接,所述第四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通过链条或皮带Ⅲ(10)和链条或皮带Ⅳ(11)分别于第二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和第六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旋转轴上的链轮或撇带轮(4)连接;所述第一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斗(12)和出气管(13),所述进料斗(12)和出气管(13)均与该第一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内腔连通,位于第一台螺旋式输送机(1)上的密闭式外壳(2)上设置有高温气体进气口(14),该高温气体进气口(14)紧邻出气管(13);位于第六台螺旋式输送机(1)上的密闭式外壳(2)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出气口(15),该高温气体出气口(15)紧邻第六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位于第七台螺旋式输送机(1)上的密闭式外壳(2)上设置有出水管(16)、进水管(17)和焦炭出料口(18),所述出水管(16)紧邻第七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进料端,所述进水管(17)和焦炭出料口(18)紧邻第七台螺旋式输送机(1)的出料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锋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锋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073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快速热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铕激发的铝硅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