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1829.5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7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古小治;陈开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E02B3/1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首先将河道污染层底泥进行疏挖堆放至岸边并在底泥堆场外缘进行护坡,然后进行底泥无害化预处理。具体步骤包含暴晒、翻耕以及在初次暴晒后添加一定比例的混合改良剂进行改性,然后进行间歇式翻耕。预处理后在堆放底泥上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法可优先控制污染底泥酸挥发性硫化物的释放,同时伴随着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浓度的下降。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可操作性强,满足我国目前河流黑臭河道硫重污染治理的需求,有利于实现水体中沉积物硫污染的长效治理的目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河道 黑臭底泥硫 污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治理河道黑臭底泥硫污染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河床中部黑臭底泥最佳疏浚深度后,疏挖河道污染底泥,堆放至河道两岸,并在河岸带营建缓坡并护坡及加固坡脚;所述的底泥疏挖深度确定方法为,采用底泥氮磷释放速率结合重金属污染分层控制的技术原理确定底泥翻耕深度,具体为:首先利用重力型的柱状底泥采样器采集河道原位底泥,将柱状底泥从表层沉积物至底层划分为若干层,获取底泥污染物的垂向分布特征信息,对底泥表层沉积物不同土层硫化物含量及沉积物‑水界面硫化物排放通量水平进行风险分级,然后依据底泥硫污染物分层控制的技术原理,确定最佳底泥疏浚的深度;步骤2:岸边缓坡污染底泥预处理:将堆砌至岸边的底泥露滩暴晒,期间对表层底泥进行翻耕,翻耕期间在底泥中均匀喷洒沉积物复合改良剂,所述复合改良剂为熟石灰和铁矿渣的混合物;步骤3:缓坡污染底泥预处理后在岸边种植大型水生植物群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182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除臭剂
- 下一篇:一种淡水养殖池塘底质调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