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7597.4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张华民;李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当运行后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压效率相对于全钒液流电池初始电压效率降低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停止运行,将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该方法再生的电极可以使长期工作后的电极获得与初始电极相当的电催化活性,从而使其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恢复至初始值,能够大大延长全钒液流电池的使用寿命,且操作简单,无需拆解电堆取出电极材料进行处理,可降低维护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钒液 流电 电极 活性 再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活性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运行后的全钒液流电池电压效率相对于全钒液流电池初始电压效率降低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停止运行,将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并将正极与电池充电电路的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负极与电池充电电路的正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然后将正极与负载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负极与负载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对电池进行放电;对电池进行充放电1‑10个循环,然后将全钒液流电池的正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正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全钒液流电池的负极电解液进出口与装填有负极电解液的容器连通,恢复电池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9759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