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合成吸附Fe3+树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78894.4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7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温国华;张建平;刘广华;李媛;张静;陈超;柳青;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1/00 | 分类号: | C08F251/00;C08F220/06;C08F222/38;C08B31/18;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2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双氧水氧化采用一锅法合成吸附Fe3+树脂的方法,其主要特征为双氧水氧化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不经分离、洗涤、提纯,与去除阻聚剂的丙烯酸及其钠盐在氮气保护下水浴加热一锅法合成吸附Fe3+树脂,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品对浓度为5ppmFe3+的吸附量为12.14mg/g,对浓度为55ppmFe3+吸附量为85.53mg/g,对浓度为5‑55ppm的Fe3+去除率在15.87%‑28.82%;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双氧水氧化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不需要经过传统氧化羧甲基马铃薯淀粉的分离、提纯、洗涤,不需要额外加入引发剂即可聚合,因此,本发明合成吸附Fe3+树脂工艺简单、成本低、更易于规模化生产,由于对Fe3+有较高的吸附量,产品在含Fe3+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马铃薯 淀粉 原料 合成 吸附 fe sup 树脂 方法 | ||
【主权项】:
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合成吸附Fe3+树脂的方法,特征在于其方法及步骤为:(1)将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与去离子水、30%的双氧水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氧化;取一定质量的丙烯酸和氢氧化钠,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溶解上述氢氧化钠;在冰水浴冷却下用上述氢氧化钠中和丙烯酸;(2)将上述氧化后的羧甲基马铃薯淀粉溶液与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制得的丙烯酸及其盐溶液充分混合,加入含有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一定质量比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做交联剂,搅拌使之均匀,通入氮气,缓慢加热,使反应体系温度逐步升高,待聚合反应开始后,停止搅拌,继续缓慢升温,在80℃下保温2h,经烘干、粉碎即得吸附Fe3+树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88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开关多功能寿命测试设备
- 下一篇:α ‑半乳糖苷酶缺陷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