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72183.6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4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平;崔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与装置;包括旋流塔、储液池、沉淀池、生物脱附室、设在生物脱附室一侧的储料室;旋流塔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沉淀池;沉淀池的底部设有离心泵,通过离心泵将其内具有微孔结构的吸附剂颗粒球输送至生物脱附室;旋流塔的下侧周壁间隔分布有多个切圆布置的旋流雾化喷嘴;有机吸收剂溶液、脱附后的吸附剂颗粒球和有机废气,由旋流雾化喷嘴以切圆的方式喷射至旋流塔内充分混合,并沿着旋流塔内壁周向流动、螺旋上升。本装置将吸附‑回收法、吸收法和生物法集成到一套新装置中,克服了传统净化的不足,实现了吸附剂的在线循环再生,提高了净化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解决了吸附剂再生效率低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塔 脱附 在线循环 沉淀池 有机废气处理 吸附剂颗粒 雾化喷嘴 离心泵 再生 切圆 旋流 吸附剂再生 有机吸收剂 充分混合 管路连接 间隔分布 净化效率 螺旋上升 内壁周向 微孔结构 有机废气 运行成本 侧周壁 储料室 储液池 生物法 吸附剂 吸收法 新装置 吸附 喷射 回收 净化 流动 | ||
【主权项】:
1.一种在线循环再生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塔(8)、盛装有机吸收剂溶液的储液池(4)、设置在储液池(4)内的沉淀池(10)、生物脱附室(5)、设置在生物脱附室(5)一侧的储料室(9);所述旋流塔(8)的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沉淀池(10);沉淀池(10)的底部设有离心泵,通过离心泵将其内具有微孔结构的吸附剂颗粒球(5‑1)输送至生物脱附室(5);所述旋流塔(8)的下侧周壁间隔分布有多个切圆布置的旋流雾化喷嘴(7);所述生物脱附室(5)与储料室(9)为互通结构,并在它们之间设置阀板(6);生物脱附室(5)用于盛装由沉淀池(10)输送来的吸附剂颗粒球(5‑1);通过调节阀板(6)的高度,控制脱附后的吸附剂颗粒球(5‑1)流入储料室(9)的量;所述储液池(4)和储料室(9)分别通过输送系统,连接旋流雾化喷嘴(7)的直入口,通过输送系统分别将储液池(4)内的有机吸收剂溶液及脱附后的吸附剂颗粒球(5‑1)输送至旋流雾化喷嘴(7)的直入口;所述旋流雾化喷嘴(7)的一侧设有侧入口(7‑1),侧入口(7‑1)用于通入有机废气;所述有机吸收剂溶液、脱附后的吸附剂颗粒球(5‑1)和有机废气,由旋流雾化喷嘴(7)以切圆的方式喷射至旋流塔(8)内充分混合,并沿着旋流塔(8)内壁周向流动、螺旋上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7218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