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0%再生纤维的水刺无纺布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11911.2 申请日: 2016-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6048889B 公开(公告)日: 2019-05-17
发明(设计)人: 虞夫潮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艾科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H1/4382 分类号: D04H1/4382;D04H1/492;D06M15/333
代理公司: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代理人: 陈丽君
地址: 2236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的一种100%再生纤维的水刺无纺布,以回收的水刺无纺布边角料为原料,经原料预处理‑原料再处理‑开松‑混合除杂‑梳理成网‑水刺、初步烘干‑干燥、成品等步骤后制得,开松采用非握持式,梳理机增设纤维凝聚辊,并使用气流辅助剥取,水刺用水为循环回用,由多级水循环处理系统循环供给,且选用气浮、砂滤、金属过滤和袋式精滤的过滤方式,滤除回用水内的杂质,水刺纤维网通过新型安全乳液以浸渍法或泡沫法处理,有效改善再生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和结合力,提高成品的水刺无纺布的物理性能,减少水刺无纺布使用过程中的掉毛掉屑,延长使用寿命或者次数,在保持良好的吸水性能的同时耐用耐洗涤,并能和绝大多数阳离子型抗菌剂配伍使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100 再生 纤维 无纺布
【主权项】:
1.一种100%再生纤维的水刺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100%再生纤维的水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回收水刺无纺布的边角料或者服装厂的边角料,进行分检,将被污染的、含杂质多的边角料剔除;(2)、原料再处理:在步骤(1)中分拣后的原料上,以喷雾方式,喷洒专用纤维处理剂,并将喷洒过专用纤维处理剂的边角料,自下而上堆叠,再盖上薄膜密闷20~36小时;(3)、开松:取下薄膜,将边角料取出,进行开松,注重除杂、除微尘;(4)、将开松后的再生纤维喂入混棉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混和、除尘和除杂;(5)、梳理成网:采用固定分梳盖板梳理机梳理,并通过铺网机以交叉铺网方式铺设成网,经过牵伸形成满足要求的均匀的再生纤维网;(6)、水刺、初步烘干:通过水刺机对步骤(5)中获得的再生纤维网的正反面进行水刺,脱水,得到初步的水刺纤维网,将安全乳液以浸渍法或泡沫法对水刺纤维网进行整理,随后烘干,烘干时间控制在80~95S,温度控制在150~180℃,得到水刺无纺布基布;(7)、干燥、成品:将步骤(6)中得到的初步水刺无纺布经热轧辊干燥定型,最后得到成品的水刺无纺布,热轧辊的温度为205‑235℃,转速为60‑90m/min;在进行开松、混合时,通过非握持式开松混和机进行开松、混合;在梳理成网时,为固定分梳盖板梳理机增设一根纤维凝聚辊,并设置可调节的一排抽吸气嘴,使用气流辅助剥取;其中,在进行水刺时,采用夹持预湿、预刺,多级圆鼓水刺相结合的工艺排列,工艺上采用低压‑中压‑低压‑中压交替缠结的技术,优化设计了截面为双曲线的狭缝式抽吸口,实现中低压负压抽吸;其中,水刺用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采用的多级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真空抽吸、浓缩刮渣式高效滤渣机、微米级气浮过滤、砂滤机、金属过滤器、袋式精密过滤器和输水泵,选用机械过滤、气浮、砂滤、金属过滤和袋式精滤的过滤流程,滤除回水中的杂质成分,配以特别设计的无动力涡流混合技术,在不新增能耗的前提下,使水处理剂与回用水得以充分、均匀的混和,气浮释放头释放的气泡平均直径控制在0.03‑0.3mm;所述安全乳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原料组份:去离子水50~55%;乙烯单体5~13%;醋酸乙烯单体9~21%;乳化剂2~10%;引发剂1~5%;pH调节剂0.1~1%;增塑剂0.1~1%;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非离子乳化剂和阳离子乳化剂,所述非离子乳化剂和阳离子乳化剂的重量比为1:2.3~5.1,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高HLB值非离子乳化剂,为聚氧乙烯(4EO)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和聚氧乙烯(10EO)油醇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所述阳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溴化吡啶蝻中的一种;所述安全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a)、取去离子水,经高压过反渗透膜,然后加入绝缘容器中,以离子交换法进行一次离子交换,对去离子水进行提纯,并提高其电阻率,使去离子水的电阻率至少达到8MΩ·cm;(b)、在通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向反应釜中加入50~65%的步骤(a)中得到的去离子水,加热并保温在40~45℃,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阳离子乳化剂,混合搅拌半小时,然后加入20~25%的去离子水,然后加热至45~47℃并维持,加入阳离子乳化剂混合搅拌半小时,得到乳化溶液;(c)、向乳化溶液中加入30~40%的引发剂和剩余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随后加入乙烯单体和醋酸乙烯单体,进行加压聚合,并同时滴加剩余的引发剂,在加压聚合时,反应釜温度控制在70~85℃,表压为0.15MPa~1.0Mpa,并伴随搅拌,搅拌转速600‑700r/min,反应一小时,得到初步乳液;(d)降低反应釜温度,控制在30~45℃,然后缓慢加入增塑剂,并伴随搅拌,直至充分混合,最后加入pH调节剂中和,得到成品乳液;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钠中的一种,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科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科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1191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