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用杂化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6749.5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5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施利毅;刘金亮;孟宪福;孙丽宁;徐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用杂化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杂化探针是一种将荧光检测基团罗丹明衍生物共价键嫁接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无机基质中,并进行了表面聚乙二醇(PEG)改性,可实现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的杂化探针。本发明所涉及的杂化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步骤简单。本发明所涉及的杂化荧光纳米探针可应用于水中铜离子的检测,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可实现单一铜离子检测,不存在共存离子影响,且荧光及颜色变化肉眼可见等优点。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杂化荧光纳米探针可应用于活细胞内Cu2+的荧光成像,在生命体中Cu2+的荧光检测,与Cu2+相关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致病机理研究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相中 离子 荧光 检测 用杂化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水相中铜离子荧光检测用杂化探针,其特征在于该杂化探针是将荧光检测基团罗丹明衍生物通过共价键嫁接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无机基质中,并进行了表面聚乙二醇(PEG)改性;所述的罗丹明衍生物、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和聚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5~5):(0.5~5);所述的罗丹明衍生物具有以下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4067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