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矢量推进桨旋翼/固定翼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0319.0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3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坤;李道春;张啸迟;葛昕怡;万志强;蒋崇文;鲍蕊;严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9/00;B64C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矢量推进桨旋翼/固定翼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属于航空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所述飞行器由特型旋翼、机翼、矢量推进桨、机身和尾翼组成。在垂直起降过程中,由特型旋翼提供主要升力,尾翼上的两个矢量推进桨推力方向分别水平向左向右,提供横向推力来平衡特型旋翼反扭。由垂直起降模式转换过渡到平飞模式的过程中,两个矢量推进桨向后水平偏转90度,产生向前的推力,升力逐渐由机翼提供。本发明同时具有垂直起飞降落与高速平飞的能力,并且可在空中进行这两种模式的转换;平飞速度、航程和航时将相比常规直升机提高约50%,具有更大的作业范围和更高的作业能力,将来可代替直升机。 | ||
搜索关键词: | 矢量 推进 桨旋翼 固定 复合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 ||
【主权项】:
1.双矢量推进桨旋翼/固定翼复合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由特型旋翼、机翼、矢量推进桨、机身和尾翼组成,在垂直起降过程中,由特型旋翼提供升力,尾翼上的两个矢量推进桨推力方向分别水平向左向右,提供横向推力来平衡特型旋翼反扭;由垂直起降模式转换过渡到平飞模式的过程中,两个矢量推进桨向后水平偏转90度,产生向前的推力,飞行器逐渐加速平飞,升力逐渐由机翼提供,特型旋翼逐渐停止旋转并锁定在指定位置,与固定翼平行,形成双翼布局;所述特型旋翼位于机身从前向后40%长度处的上方,其叶片的平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叶片长度与平均宽度比为6‑10,梢根比0.6,选用相对厚度8%‑12%、上下曲线皆为椭圆曲线的前后对称的翼型;所述机翼与机身连接处位于机身下方,机翼的几何中心与特型旋翼的中心重合,机翼的面积为特型旋翼(1)旋转状态桨盘面积的20%‑25%,机翼的展弦比13‑17,选用相对厚度10%‑15%的高升阻比翼型;所述尾翼位于机身尾部,尾翼前缘根部到特型旋翼中心的距离等于特型旋翼的半径,尾翼面积为机翼的面积的15%‑20%,展弦比为5‑8,选用相对厚度8%‑12%的上下对称翼型;所述矢量推进桨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尾翼的左右两端的后缘处,矢量推进桨可水平偏转90度,在垂直起降模式时两个的矢量推进桨的推力方向分别向左和向右,在垂直起降模式与平飞模式转换过渡过程中,两个矢量推进桨同时向后偏转90度,平飞模式时两个矢量推进桨的方向均向后,产生向前的推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031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