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9739.9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6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洪敏;魏琴;吴丹;张勇;庞雪辉;胡丽华;杜斌;范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纳米科学、生物免疫技术、电化学传感等领域。本发明利用金纳米颗粒和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优异的催化性能,制备了金纳米颗粒负载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通过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实现了发光试剂鲁米诺和生物分子的固定。纳米复合物对共反应试剂良好的催化性能极大提升了发光试剂的发光效率。多臂聚乙二醇不但提高了发光试剂和生物分子的固定量,其抗蛋白性质降低了非特异性分子的吸附,提高了灵敏度。该标记物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在科研和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发光 生物 传感器 标记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标记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用三聚氰胺和硫脲作为前驱体通过550℃高温缩聚反应制备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然后将100 mg多孔石墨相氮化碳在100 mL超纯水中超声剥离10~24小时,5000转离心去掉未剥离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制得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水溶液;(2)金纳米颗粒的制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粒径为10‑14 nm的金纳米颗粒;(3)将2 mL金纳米颗粒水溶液加入到5 mL浓度为0.5 mg·mL‑1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水溶液中,振荡12小时,10000转离心得到金纳米颗粒与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4)在2 mL浓度为0.5 mg·mL‑1的纳米复合物水溶液中加入50 µL浓度为0.5 mg·mL‑1的聚乙二醇水溶液,振荡2小时后离心,重新分散到2 mL水中得到聚乙二醇包覆的纳米复合物;(5)在聚乙二醇包覆的纳米复合物水溶液中加入5 µL浓度为1 mmol·mL‑1的鲁米诺水溶液,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离心;(6)将上述离心所得沉淀重新分散于2 mL、0.1 mol·L‑1、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然后加入0.1 mL、10 µg·mL‑1的二抗溶液,在4摄氏度下孵化2 h,离心,重新分散于2 mL、0.1 mol·L‑1、pH 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即制得一种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二抗标记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97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色差浸入式熔融金属成分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