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半捷联制导导弹的一体化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64808.7 申请日: 2016-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5865272B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易科;陈建;任章;李清东;晏涛;贾晓洪;吴军彪;周卫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分类号: F42B15/01 分类号: F42B15/01
代理公司: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代理人: 赵文颖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半捷联制导导弹的一体化控制方法,分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导引头稳定跟踪与弹体姿态控制一体化数学模型,包括弹体姿态运动学模型、框架运动学模型、角跟踪系统模型、一体化数学模型;步骤2设计一体化控制器构型;步骤3设计非线性动态逆的控制器;步骤3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控制器设计。本发明根据一体化模型,设计的基于内外环的一体化控制构型,解决了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问题,降低了控制系统设计的保守性,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半捷联 制导 导弹 一体化 控制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用于半捷联制导导弹的一体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建立导引头稳定跟踪与弹体姿态控制一体化数学模型,包括弹体姿态运动学模型、框架运动学模型、角跟踪系统模型、一体化数学模型;(1)弹体姿态运动学模型;导弹气流角微分方程为:α·β·γ·v=mgcosγvcosθ-LmVcosβmgsinγvcosθ+YmV-ψ·vsinθ-(mgcosγvcosθ-L)tanβmV+-cosαtanβsinαtanβ1sinαcosα0cosαsecβ-sinαsecβ0ωmxωmyωmz---(1)]]>式中,α,β,γv分别为攻角、侧滑角、倾侧角;θ,ψv分别为弹道倾角、弹道偏角;L,Y分别为升力和侧向力;ωmx,ωmy,ωmz为弹体体轴姿态角速度;m为导弹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V为导弹飞行速度;姿态角速度微分方程为:ω·mxω·myω·mz=Mx0Ix-(Iz-Iy)ωmzωmyIxMy0Iy-(Ix-Iz)ωmxωmzIyMz0Iz-(Iy-Ix)ωmyωmxIz+QSLrmxδxIx000QSLrmyδxIy000QSLrmzδxIzδxδyδz---(2)]]>式中,Mx0,My0,Mz0为零舵偏状态下的气动力矩;为滚转力矩系数对δx的导数,为滚转力矩系数对δy的导数,为滚转力矩系数对δz的导数;动压Q=0.5ρV2,ρ为空气密度;S为导弹参考面积;Lr为导弹参考长度;δx,δy,δz为滚转、偏航、俯仰三通道的舵偏角;Ix,Iy,Iz分别为导弹三个方向的转动惯量;(2)框架运动学模型;导引头光轴中心在空间中的运动为:ωd=ωdm+ωds              (3)式中,ωdm=ωmxcosλzcosλy+ωmysinλz-ωmzcosλzsinλy-ωmxsinλzcosλy+ωmycosλz+ωmzsinλzsinλyωmxsinλy+ωmzcosλyωds=λ·ysinλzλ·ycosλzλ·z]]>其中,ωd为光轴角速度在探测坐标系中的投影,ωdm为弹体角速度在探测坐标系中的投影,ωds为导引头伺服框架角速度在探测坐标系中的投影,ωmx,ωmy,ωmz为弹体体轴角速度,λy,λz为半捷联稳定平台的内外框架角;(3)角跟踪系统模型;三维跟踪角误差微分方程为:ϵ·y=ωy-ωdy+ωdxϵzϵ·z=ωz-ωdz-ωdxϵy---(4)]]>式中,εy,εz为失调角,ωy,ωz为视线角速度,ωdx,ωdy,ωdz为光轴角速度;(4)导引头稳定跟踪与弹体姿态控制一体化数学模型;建立半捷联导引头控制与姿态控制一体化数学模型:x·1=f1(x1)+g1(x1)x2u1x·2=f2(x2)+g2(x2)u2---(5)]]>式中,x1=αβγvϵyϵzT,u1=ωλyωλzT=λ·yλ·zT,]]>x2=[ωmx ωmy ωmz]T,u2=[δx δy δz]T,f1(x1)=mgcosγvcosθ-LmVcosβmgsinγvcosθ+YmV-ψ·vsinθ-(mgcosγvcosθ-L)tanβmVωyωz,g1(x)=-cosαtanβsinαtanβsinαcosαcosαsecβ-sinαsecβsinλzcosλy+ϵzcosλzcosλy-cosλz+ϵzsinλz-(sinλy+ϵycosλzcosλy)-ϵysinλz100000000-(sinλzsinλy+ϵzcosλzsinλy)-cosλz+ϵzsinλz0-cosλy+ϵycosλzsinλy-ϵysinλz-1,]]>f2(x)=Mx0Ix-(Iz-Iy)ωmzωmyIxMy0Iy-(Ix-Iz)ωmxωmzIyMz0Iz-(Iy-Ix)ωmyωmxIz,g2(x)=QSLrmxδxIx000QSLrmyδxIy000QSLrmzδxIz;]]>步骤2:设计一体化控制器构型;设制导系统给出的气流角指令αc,βc,γvc,框架角位置测量传感器测得的框架角位置λy,λz,弹目视线角qy,qz经过滤波器得到的弹目视线转率ωy,ωz,以及导引头接收机得到的跟踪角误差εy,εz,通过外环控制器输出框架角速度控制信号ωλyc,ωλzc,控制光轴指向实时跟踪弹目视线,同时给出姿态角速度的伪控制量ωmxc,ωmyc,ωmzc,再送给内环姿态角速度控制系统,控制气动舵实现对ωmxc,ωmyc,ωmzc的快速跟踪;步骤3: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控制器设计;(1)设计外环动态逆控制器;设外回路的状态变量为[α β γv εy εz]T,输入控制变量为[ωmx ωmy ωmz ωλy ωλz]T;则外环动态逆控制器为:ωmxcωmycωmzcωλyωλz=g1-1(x1)(vαvβvγvvϵyvϵz-f(x1))---(9)]]>式中:分别为状态变量α,β,γv,εy,εz的期望动态形式,ωmxc,ωmyc,ωmzc为内环期望的弹体姿态角速度指令,作为内环的伪控制量;(2)设计内环动态逆控制器;设内回路控制指令为外回路伪控制量ωmxc,ωmyc,ωmzc,输入控制变量为δx,δy,δz;则内环动态逆控制器:δxδyδz=g2-1(x2)(vωmxvωmyvωmz-f(x2))---(10)]]>式中:分别为状态变量ωmxc,ωmyc,ωmzc的期望动态形式;通过式(9)和(10)分别得到外环动态逆控制器和内环动态逆控制器,完成导弹的一体化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480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