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岭脊段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9277.2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7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卓越;范国文;邹翀;张迅;尤显明;陈建;张文新;李沿宗;胡景军;吴永东;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8;E21D20/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岭脊段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支护方法布置有序,施工工序紧凑,效果显著。当开挖岭脊段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时,使用所述的方法能够有效达到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从而为岭脊段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后续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了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岭脊段 极高 应力 隧道 施工 变形 控制 支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岭脊段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当岭脊段隧道开挖遭遇到极高地应力软岩时,先开挖形成台阶作业面,为后续施工提供作业平台;B、当隧道上台阶开挖完成后,进行上台阶作业面立拱、钻设锚杆、挂设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的第一层初期支护设置;C、当上台阶第一层初期支护设置完毕后,进行隧道中台阶两侧错距开挖,中台阶开挖完成后,进行中台阶作业面立拱、钻设锚杆、挂设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的第一层初期支护设置;D、当隧道中台阶第一层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上、中台阶作业面立拱、钻设锚杆、挂设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的第二层支护设置;E、当隧道上、中台阶第二层支护完成后,进行隧道下台阶两侧错距开挖,下台阶开挖完成后,进行隧道下台阶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支护的立拱、钻设锚杆、挂设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设置;F、当隧道下台阶第二层支护完成后,进行隧道仰拱开挖,仰拱开挖完成后,施工设置仰拱位置处的第一层初期支护、第二层支护和仰拱桁架;G、当隧道仰拱第一层初期支护和第二层支护完成后,进行隧道仰拱位置第三层支护的双层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的设置;H、当隧道仰拱第三层支护完成后,进行隧道仰拱位置第四层支护仰拱衬砌的双层钢筋网和浇注混凝土的设置;I、当隧道仰拱第四层支护仰拱衬砌完成后,进行隧道仰拱填充混凝土的设置;J、当隧道仰拱填充完成后,进行隧道拱墙第三层支护的双层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的设置;K、当隧道拱墙第三层支护完成后,进行隧道长锚杆、锚索及径向注浆的设置;L、当隧道长锚杆、锚索及径向注浆完成后,进行基面处理,进行隧道防水体系设置;M、当隧道防水体系完成后,进行隧道拱墙第四层支护拱墙衬砌的双层钢筋网和浇注混凝土的设置;N、重复步骤A~M,直至岭脊段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完成;所述步骤B~F中的第一、二层初期支护设置为在隧道施工作业面进行立拱、挂设钢筋网、钻设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第一、二层初期支护全环钢架为H175型钢,0.7m/榀,两层初支钢架交错布置,全环喷射C30混凝土,厚度第一层33cm,第二层25cm;拱墙设φ8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cm×20cm;每榀钢架设12根Φ22砂浆锚杆进行锁脚,长3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592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