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环境下一种安全的数据共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5854.0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胡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9/08;H04L9/14;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云环境下一种安全的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是针对云存环境下的加密数据访问控制问题,结合CP‑ABE提出的一种数据安全共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联合云存储中心的对称密钥和授权机构的非对称私钥解决CP‑ABE算法中的可信第三方依赖问题;其次,在用户的属性私钥中添加用户唯一标识使共享机制可以抵制来自非法用户的串谋攻击;最后,通过对称密钥的更新完成了用户的撤销,保证了共享数据的后向安全性并提高了更新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一种 安全 数据 共享 方法 | ||
【主权项】:
云环境下一种安全的数据共享方法,本发明涉及云存储环境下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其主要特征是:由授权机构和云存储中心结合用户唯一标识共同产生用户密钥,用户混合使用授权机构产生的非对称密钥和云服务商产生的对称密钥完成数据的加解密,当用户注销时完成相关密钥和密文的更新,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一:系统初始化,代理机构产生安全参数通过双线性映射发,设g为生成元,阶为p的双线性群G和双线性映射e:,随机选取散列函数H和生成主密钥和公钥云中心产生对称密钥和全体属性集;步骤二:密钥生成当用户进入云存储系统注册时,云中心为其生成唯一标识、对称密钥和属性集,用户将自己的属性集、标识符、对称密钥发送给代理机构申请关联的私钥,代理机构为注册用户属性集中的属性选取参数,计算私钥发送给用户,私钥SK计算方法为:步骤三:共享数据加密用户在上传需要共享的数据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首先构造访问树,然后利用公钥和密钥完成数据加密;以属性作为叶子节点,门限逻辑运算作为中间节点构造访问树T,从根节点开始,每个非叶子节点x定义一个次多项式并随机选取作为根节点R的值,设置,设置,为节点编码值,对共享数据M进行加密,密文数据为CT存放在云存储中心:步骤四:合法访问者访问共享数据所有的云存储用户均可向云存储中心查询下载加密后的共享数据,并使用自己的密钥解密数据,数据的解密操作分为2个部分:使用嵌套方式计算访问树根节点尺的节点值,然后使用根的节点值解密数据;对访问树的每个叶子节点x,请求用户使用CP‑ABE私钥执行解密操作:如果,则计算,如果不是,则设置,对访问树的每个非叶子节点y自底向上依次执行解密操作,如果y的所有子节点集合N中满足条件则计算,如果不满足则,当时:当用户私钥满足访问树,得到根节点,否则;根据根节点的值和用户私钥,恢复数据M,步骤五:用户动态更新为保护共享数据不被注销后的用户获取,共享机制提出用户撤销算法,保护共享数据的后向安全性,当用户注销时,云存储中心重新生成对称密,进行重新加密:云存储中心将新的对称密钥现有用户,用户更新私钥,以此新的私钥可以还原共享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558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蓝牙兼容性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云存储中一种可信任密钥的加密方案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