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共轨喷油器响应性能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4455.4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4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段炼;胡林峰;袁寿其;俞建达;王凌云;黄俊;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47/02 | 分类号: | F02M47/02;F02M63/00;F02M6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提高共轨喷油器响应性能的结构,包括节流孔板、控制活塞座、控制活塞、控制活塞预紧弹簧、控制活塞弹簧套、滑动套,节流孔板开设有贯通的导流孔,控制活塞座开设有进油小孔,控制活塞开设有贯通的出油节流孔,滑动套开设有进油节流孔,控制活塞座和控制活塞配合形成偶件运动副和锥形阀。采用该结构有利于进油节流孔流量设计值的降低,从而减小喷油器的开启延迟和循环回油量;采用该结构使得控制阀关闭后进入控制腔的燃油流量增大,从而缩短控制腔压力回升所需的时间,进而达到减小喷油器关闭延迟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喷油器 响应 性能 结构 | ||
【主权项】:
1.用于提高共轨喷油器响应性能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节流孔板(5)、控制活塞座(6)、控制活塞(7)、控制活塞预紧弹簧(21)、控制活塞弹簧套(8)、滑动套(10)、油嘴针阀(12);节流孔板(5)的下端面和控制活塞座(6)的上端面之间为紧密接触连接;控制活塞座第一内孔(26)和控制活塞(7)的上部圆柱面配合形成偶件运动副,控制活塞座内锥面(28)和控制活塞(7)的下部锥面配合形成锥形阀;控制活塞座凸圆面(25)和滑动套锥面(24)配合形成密封环带;在滑动套第一凹端面(29)的上方连接有控制活塞弹簧套(8);控制活塞弹簧套(8)的凹端面与控制活塞(7)的下端面之间设置了控制活塞预紧弹簧(21);滑动套内孔(30)和油嘴针阀(12)配合形成偶件运动副;所述控制活塞(7)上端部与控制活塞座(6)及节流孔板(5)之间的空隙形成中间腔(14);控制活塞(7)和控制活塞座第二内孔(27)之间的空隙形成高压腔(15),第二内孔与第一内孔形成阶梯孔;控制活塞(7)和控制活塞弹簧套(8)之间的空隙形成控制活塞腔(16);控制活塞弹簧套(8)、滑动套(10)和油嘴针阀(12)上端部之间的空隙形成控制腔(17);所述滑动套(10)上开设有连通控制腔(17)的进油节流孔(9);控制活塞座(6)开设有连通高压腔(15)的进油小孔(20);控制活塞(7)沿下端面向上开有轴向延伸的中孔,控制活塞(7)沿上端面向下开设出油节流孔(19),出油节流孔(19)与中孔相通;节流孔板(5)沿下端面向上开有轴向延伸的导孔,节流孔板(5)沿上端面向下开设控制阀座面,在该导孔和控制阀座面之间开设导流孔(18);所述控制活塞弹簧套(8)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内孔,该内孔连通控制活塞腔(16)与控制腔(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44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