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稻田中利用龟类动物控制福寿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龟类动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2771.8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章家恩;郭靖;张春霞;邓智心;罗明珠;赵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单香杰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稻田中利用龟类动物控制福寿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龟类动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稻田内设置围栏和垄沟,进行龟螺混养,根据稻田中福寿螺的密度和平均体重,按照如下公式计算龟类动物的理论投放量,公式为:X2=35*X1*Y1/Y2,其中,X1为福寿螺的密度,单位为只/m2,Y1为福寿螺的平均体重,单位为g;X2为龟类动物的个体体重,单位为g,X2不小于50,Y2为龟类动物的投放密度,单位为只/m2。实际投放量=0.8×理论投放量~1.2×理论投放量;将龟类动物与福寿螺混养30~90 d;当龟类动物在田间控制福寿螺危害后定期回收。本发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经济效果显著,应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利用 类动物 控制 福寿 危害 定期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在稻田中利用龟类动物控制福寿螺危害并定期回收龟类动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稻田内设置围栏和垄沟,根据稻田中福寿螺的密度和平均体重,按照如下公式计算龟类动物的理论投放量,实际投放量=0.8×理论投放量~1.2×理论投放量;将龟类动物与福寿螺混养30~90 d;当龟类动物在田间控制福寿螺危害后定期回收;理论投放量计算公式:X2 =35*X1*Y1/Y2;其中,X1为福寿螺的密度,单位为只/ m2,Y1为福寿螺的平均体重,单位为g;X2为龟类动物的个体体重,单位为g,X2不小于50,Y2为龟类动物的投放密度,单位为只/ 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277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甲鱼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缩短斑头雁孵化周期的孵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