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1972.6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8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瞿佳雯;孙力娟;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40/10;H04W40/32;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湘群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方法。由于微型电池供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因此一旦网络中某一传感器节点能量耗尽,该节点将失去作用,将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通信状况。本发明采用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方案,将节点调度、数据预测和数据聚合算法相结合,调度剩余能量较低的普通节点进行休眠,同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相关性,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休眠节点的缺失数据进行预测,最后由簇头节点进行聚合操作。本专利方法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同时,减少簇内冗余数据的传输,节约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有效延长网络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数据 聚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进行初始化,网络正常工作若干轮,普通节点收集信息,发送给簇头节点;步骤2:几轮工作结束后,簇头节点根据簇内普通节点的剩余能量,选择簇内剩余能量较低的节点进行休眠,记录下休眠节点的编号Vi;步骤3:被选中的节点进行休眠,其他节点正常工作,持续发送数据给各自的簇头节点;步骤4: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找到簇内节点的空间邻接矩阵W,即找到簇内节点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步骤5: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估算休眠节点的缺失数据,所述估算休眠节点缺失数据的方法如下;步骤5‑1:构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空间自相关模型:y=ρWy+xβ+ε;步骤5‑2:上述模型在具有n+1个可观测的非空间属性,其中1个因变量,n个自变量时转换为y=(I‑ρW)‑1(β0+β1x1+β2x2+...+βnxn+ε),其中,
y为因变量,I为为单位矩阵,x={x1,x2,...,xn}为自变量矩阵,β0,β1,...,βn和ρ为未知参数,ε为误差向量,服从标准正态分布,m为对象数量;步骤5‑3:收集簇内所有节点时刻t‑m+1~t‑1的数据形成矩阵X,作为空间自相关模型中参数ρ和β的历史数据;步骤5‑4: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统计方法得到参数的估计;步骤5‑5: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y=(I‑ρW)‑1(xβ+ε)、三角剖分算法得到的W矩阵、计算出的参数ρ和![]()
以及未休眠节点在t时刻的数据,对休眠节点Vi的第t轮数据进行预测,最后求出的y={y1,y2,...,ym}分别对应休眠节点Vi的t时刻预测数据,其中i为数字1,2....,m;步骤6:簇头节点接收到簇内所有节点的数据后进行聚合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发给sink节点;步骤7:簇头节点唤醒休眠节点,让其继续发送数据,并取消标记,转至步骤2,直至簇内第一个节点死亡,确定该节点失去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19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短跑教学中加速跑阶段的器材
- 下一篇:新型的兵乓球桌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