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墙后洞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1408.4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3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兴;李伟平;赵长军;李永明;方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02D17/2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墙后洞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其在山体进洞口位置先拉槽开挖土体,然后采用圬工材料砌筑重力式挡土墙,用以平衡原有山体、确保边仰坡稳定,挡土墙施做完成并养护后,首先施打管棚并预注浆加固地层,然后挖除挡土墙外侧的土体,接着就可以按传统方法开挖进洞。本发明通过在隧道进洞处设置挡土墙及管棚超前支护的护拱,可以实现隧道进洞口山体平衡稳定,最后在平衡稳定的山体坡面处进行隧道进洞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可行,挖方量小、植被破坏小,且挡土墙又可以作为营运期间的洞门端墙,因此,本发明施工方法可在任何稳定山体地层中实现微开挖安全进洞。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墙后洞 隧道 进洞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先墙后洞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山体的进洞口位置拉槽开挖土体,然后在该位置处砌筑挡土墙并同步浇筑内嵌式护拱,用以平衡原有山体,确保边仰坡稳定;待挡土墙和内嵌式护拱施工养护完成后,在内嵌式护拱上施打管棚,以起到对墙背软弱土体的超前支护作用;最后,挖除挡土墙外侧的土体,在挡土墙及管棚联合保护下进洞开挖;所述的挡土墙及内嵌式护拱在隧道横断面面积范围内预留核心土;所述拉槽开挖土体过程中,视仰坡稳定性采用随挖随防护的方式,其防护采用锚喷防护;逐层挖土至挡土墙设计底标高后,从下到上砌筑挡土墙并同步施作内嵌式护拱,挡土墙与内嵌式护拱形成整体式结构;为了增加稳定性,所述的挡土墙设置成一定的仰斜坡度,挡土墙的仰斜坡度、尺寸和基础入土深度根据地形条件和地质参数基于极限平衡法的边仰坡稳定性分析来确定;所述的内嵌式护拱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且至少与挡土墙等厚,内嵌式护拱内预埋有工字钢拱架和用于定位管棚的孔口管;在进洞开挖前先挖除预留的核心土,然后采用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进洞开挖,最后施工隧道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结构;所述的挡土墙可兼作隧道洞门端墙,其建筑材料采用素混凝土、片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砌片石、水泥砂浆砌块石或混凝土镶面砌块砌筑;对于特别破碎软弱的山体,则在内嵌式护拱上施打双层管棚;当管棚打设完成后向管棚内分段注浆,以固结管棚周围有限范围内的土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14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