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带状纳米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3115.3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6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余丽平;侯钦志;刘涛;何鸿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20;H01L51/4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柯海军;武森涛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带状纳米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纳米镍由以下摩尔比原料:氯化镍:酒石酸钠:氢氧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次亚磷酸钠=1ⅹ10‑3~60ⅹ10‑3:0.1~1:2~7:12ⅹ10‑3~18ⅹ10‑3:2.5~4:0.2~0.6,混合后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将薄带状纳米镍作为钙钛矿层与空穴传输层的夹层结构,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由于薄带状纳米镍具有高比表面积及一定的厚度,为旋涂在其上层的spiro‑OMeTAD提供了良好的空穴收集通道,再结合Ni的高导电性,快速传递到背电极,有助于缩短空穴传输距离,减少电子空穴复合几率,实现了空穴的高效传输。 1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镍 薄带状 制备方法和应用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太阳能电池技术 电子空穴复合 空穴 次亚磷酸钠 空穴传输层 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层 高导电性 高效传输 夹层结构 酒石酸钠 空穴传输 空穴收集 氢氧化钠 背电极 钙钛矿 氯化镍 摩尔比 旋涂 制备 上层 传递 | ||
【主权项】:
1.纳米镍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镍由以下摩尔比原料:氯化镍:酒石酸钠:氢氧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次亚磷酸钠=1ⅹ10‑3~60ⅹ10‑3:0.1~1:2~7:12ⅹ10‑3~18ⅹ10‑3:2.5~4:0.2~0.6,混合后制备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31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